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召开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2日

ff42cda7-7cca-41be-9cd9-ac69dc7fe3c1.jpg

201212062.jpg

  10月21—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经济网记者苏琳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3日讯(记者苏琳)10月21—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开幕式。

  刘延东祝贺会议的召开,她指出,本次大会以“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对于推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众福祉、创造美好未来很有意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注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新型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推动学习型组织竞相涌现,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职业与普通教育、职前职后教育衔接发展,打造社区教育、行业企业培训、在线学习、开放教育、远程教育等公共服务平台,努力让城市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使终身学习成为全民的一种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

  刘延东倡议,各国应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城市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激发创造潜能,促进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营造学习氛围,实现城市的包容和谐,促进不同文化、民族、阶层之间的交流沟通、理解互信、文化认同;加强国际合作,推进交流互鉴,使学习型城市建设理念先进、多姿多彩。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工作,交流、分享和借鉴各国成功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王安顺致辞说,北京市高度重视学习型城市建设。我们将以举办此次大会为契机,学习借鉴世界各地城市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进一步倡导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促进教育发展和城市发展紧密融合,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充满创新精神和发展活力的知识化、国际化的大都市。

  伊琳娜·博科娃致辞说,终身学习成为我们建设包容性的知识社会的核心,能够释放社会发展潜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在这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我们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努力。相信,有共同的愿景,也有经验可以利用,我们可以共同进步。

  近年来,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全球共识,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目标。本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这也是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这一专题首次召开国际大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分别代表东道主和主办方致辞。开幕式上还播放了反映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成果的电视专题片《人文北京,学习城市》,同期还举办了学习型城市建设成果展。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及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探讨全民终身学习在城市发展繁荣与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学习型城市的特点,研究了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同期还举行了以“全民终身学习是城市的未来”为主题的市长论坛和4个地区平行论坛。大会通过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和《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两项重要成果文件,明确了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战略,以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学习型城市建设。

  23日,与会代表参观了北京孔庙国子监、首都博物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等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将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以来,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也是《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同时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2012年城镇率已超过52%,并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既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途径,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为充分利用这一国际平台,服务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国内有关城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有关协会、高校代表和专家学者等约200名代表与国外同行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宣传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与成就,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参与大会成果文件的起草,推进我国为世界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作为中国的首都和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的东道主,北京市高度重视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并结合北京实际积极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站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起点,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北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战略选择。早在2001年,北京市就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2007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 2011年颁布的《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建设先进的学习型城市”作为首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些为北京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组织上,北京市成立了由29个委办局和部门组成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并健全了市、区、街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在财力上,每年市财政划拨相当数量的专项经费保障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在人力上,领导小组与高校合作,成立了三个研究中心,培育了专家咨询、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志愿服务、信息宣传6支骨干队伍,保证了创建工作既有科研引路又有实践推进。

  三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北京着力做到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为各类群体提供学习服务;完善终身学习制度,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依托城市乡村社区建立社会化学习服务网络,努力为市民提供多次教育和学习的选择机会,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建立和完善了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网、北京学习型城市网、各高校的网络学院、干部在线学习网、智农新天地网等。发展各类数字化远程教育,开发了一大批数字化网络教育资源,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资源供给好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

  四是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重点,树立一批优秀典型。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细胞,也是北京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北京市积极开展学习型区县、街道、乡镇等区域型学习型组织以及学习型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型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通过以评促建、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了部门、行业、区域内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普遍开展。目前,全市共评选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示范区1个,创建学习型城区工作先进区县14个,学习型街道(乡镇)41个,学习型企业52个,学习型学校32个。

  五是广泛开展群众性学习活动,营造浓郁学习氛围。全市每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终身学习活动周、读书节等活动,参与群众数百万。活动周期间向市民免费发放学习地图和学习资源手册,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市属公园、知名企业等面向市民开放。例如,首都博物馆自2005年就开办了“博学堂”,面向市民举办学术讲座、体验参观等公益性学习活动,深受各年龄段市民的欢迎。文教体育类社会组织活跃在社区百姓中间,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较好的满足了市民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几年来,全市学习氛围浓郁,先后涌现出“国子监大讲堂”、“巧娘工作室”等91个特色鲜明的“首都市民学习品牌”和381位“市民学习之星”。

  经过十余年努力,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很大进展,较好地服务了市民全面发展和首都各项事业的需要。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万美元,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社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级各类教育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和各类群体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市民文明程度、学习热情显著提升,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

  展望未来,北京将继续坚持以学习创新促发展的道路,依靠全民终身学习,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管理理念,实现城市的社会包容、经济繁荣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将珍视此次会议所带来的机遇和成果,坚定不移地将学习型城市建设引向深入。特别要在终身学习立法、动员社会参与、及终身教育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全民终身学习更富成效,更加包容、繁荣的北京必将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

  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由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2个成员国5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