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锦丰镇)获评“苏州市学习型乡镇”
据苏州市教育局2015年12月31日发文公布的《苏州市学习型乡镇(街道)、省标准化居民学校和2014~2015 年度苏州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评估结果》获悉,我市锦丰镇获评“苏州市学习型乡镇”。
江苏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是2003年1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内首家省级特色工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36.8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3.1平方公里。锦丰镇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2003年由原锦丰、三兴、合兴三镇及原东莱镇三个村合并组建而成。全镇面积114平方公里,辖2个办事处、23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8万。2015年2月,锦丰镇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镇”。
多年来,锦丰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突出个性,积极探索经济较发达地区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乡一体的学习型园镇发展之路,确立 “以人为本、终身学习、服务发展、建设和谐”的终身教育理念,基本形成了“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体制。着力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符合本地实际、具有本地特色的终身教育,城乡一体学习型园镇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2006年锦丰镇被命名为苏州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2008年创建成苏州市级社区教育中心,2010年创建成苏州市社区教育示范镇,2011年创建成江苏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2012年创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乡镇老年大学,2014年金南港蔬菜基地创建成江苏省高水平农科教结合富民示范基地。2010-2014年连续5年获张家港市社区教育中心办学水平年度综合评估一等奖,其中2014年更是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一强化管理,不断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园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责成社区教育中心,加大对各社区市民学校、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指导,建立了网络活动例会制度,加强队伍建设。配备社区教育管理队伍;以骨干教师的要求物色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以具有一技之长、热心社区教育工作的要求筛选志愿者。目前,配备了26名社区教育工作管理人员,12名专职教师,达到常住人口万分之2的比例。园(镇)各单位成立了志愿者团队60个,共有志愿者1867名,超过常住人口的1%。社区教育中心每年组织管理人员和专、兼职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不少于6次,平均达50课时以上。落实经费统筹。2014年园镇财政下拨社区教育经费共计39余万元,大大超过了每年人均1元的标准。近年来,全镇投入学习型园镇建设的资金超过1000万元,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学习型园镇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完善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了《园镇创建学习型乡镇学习考核制度》、《园镇创建学习型家庭评比制度》、《社区教育工作制度汇编》等终身教育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学习型园镇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加强考核评估。把终身教育及学习型园镇建设工作列入了园镇精神文明千分考评体系,建立了完善的评估督导机制。对获得各类奖项的单位和个人在每年召开的社区教育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奖励。
二整合资源,着力构建创建工作载体
利用拥有中学4所、小学3所、幼儿园3所、民办学校1所、社区教育中心1所、老年大学1所、社区市民学校30所,和文体中心、健身广场、抗日民族纪念馆、沙上文化展示馆、金南港科普园等终身教育资源,通过各类资源的整合,创建多层次、宽领域、有实效的教育载体,不断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居民提供各类便捷、有效的服务。
园(镇)和各村(社区)共同搭建“沙洲新城美?网格群英会”市民素质教育平台,利用市培训学院师资举办“百姓大讲堂”, 组织开展“居民道德讲堂”,镇老年大学与市民学校共同开展“乐厨号”公益快车进社区活动,利用锦丰初中的计算机教室开设了两期农村妇女网上行免费培训,共有44名学员成功取得了网上行证书,今年11月份全市举行的农村妇女网上行技能大赛中我镇选手更是获得了全市基础技能组的冠军。这些载体的搭建,极大地丰富了园(镇)社区教育资源,扩大了教育覆盖面。
三创新形式,开展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
(一)认真做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继续教育”学历+技能提升工程。2012年起,开展了中职学历培训“企业班”、“社区班”相关工作,培训工作有序落实,截至2015年上半年,园镇共有579名企业职工、社区居民获得了中职班学历证书。
(二)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提升市民人文素质。园镇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各项活动。
一是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园镇社区教育中心牵头文明办、关工委下发了相关工作意见,充分利用千名教师进社区这一教育资源,聘请了三职中等9所学校120名教师作为社区兼职教师来社区开展教育活动,还邀请退休教师、“五老”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作为社区兼职教师,在假期为社区未成年人带来意义非凡的培训讲座、素质拓展以及各种宣讲等系列活动。同时利用社团组织为村(社区)暑期青少年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5年园镇开展“夏天的童话”未成年人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150余场, 1万余名青少年度过了愉快而充实的假期生活。
二是高度重视老年教育。镇老年大学现有51个班,学员1700多人,构建了“镇老年大学—分校—办班点”三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了在老年人管理服务中的主导作用。2013年召开了全市老年教育现场会,并创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乡镇老年大学”2014年创建成首批江苏省示范乡镇老年学校。真正落实陈乃林理事长提出的“让老年教育的阳光洒到每个普通老年人身上”。
三是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成效显著。
2015年,园镇围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园镇”为活动主题,组织了“美丽锦丰”市民摄影作品展评、“幸福锦丰”市民家庭厨艺大赛、“文明锦丰”鱼友垂钓比赛等9项活动,跨时8个月。据不完全统计,钓鱼比赛网上报名近100人;摄影作品投稿200余幅;摄影作品网络、微信投票15000多人次;烹饪作品网络、微信投票5000余人次;绘画、书法、手工、剪纸作品微信投票7000人次。2014、2015连续两年获张家港市团体优秀组织奖。2015年“沙洲新城”杯社区居民烹饪大赛获市级十佳项目奖。
四创新机制,社会组织注入社区教育新活力。
园(镇)社区教育继续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开展以文明素养、职业技能、现代生活、休闲娱乐等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为园镇老年人、青少年、有需求的成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服务。实施“学在锦丰”社区教育“6+1+X”项目计划(“6”指6个已签约项目,“夕阳红扶老上网”工程、“沙上文化”巡讲、社区居民烹饪培训、“滨江社区四点半学校”、合兴社区“悦读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进社区”;“1”指1个重点项目,“暖心夕阳红”老年人心理关怀项目;“X”指全镇30个市民学校开展的若干社区教育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园镇近千名社区居民参与了社区教育各项培训,在全镇范围掀起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潮。
五科研引领,提升学习型园镇创建水平。
一是积极开展实验项目、开发地方课程。2014年,镇《老年大学网格化运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被评为苏州市重点实验项目,并被省教育厅推荐参评教育部优秀实验项目,在去年成功举办全市社团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现场会的基础上,今年还开展了《社团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实验项目,该实验项目获评苏州市精品项目奖;此外还编印了《沙上文化》、《锦丰百姓小故事》、《社团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实践案例选编》、《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简明教程)》《企业职工安全知识读本》《老年门球技术简明教程》等一系列读本或课程。
二是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宣传和研究。注重将终身教育理论与园镇实际相结合,加强学习研究,取得较好成效。近几年每年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征文活动,推荐、选送参加张家港市级以上社区教育评比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获奖。仅2014年,就有6篇论文在市级获奖,其中《老年大学网格化办学模式的研究初探》更是获苏州市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