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习型村(居)的"天福模式"如何炼成?

来源: 秀洲区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4日

   昨日上午,62岁的新塍镇天福村村民夏子才,步行数百步来到了村里的农家书屋,在文化专职管理员郭玉英的帮助下,老人坐在电脑前学起了“网上冲浪”。“现在都是互联网时代了,不会电脑就太‘落伍’了,一段时间下来,我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呢!”夏大爷笑着说,农家书屋是村民们学习“充电”的好地方。

  在天福村,像夏大爷这样自觉地加入终身学习行列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活到老、学到老,全民终身学习的氛围日益浓郁。2015年12月,天福村更是摘下了全国首批学习型村(居)的“金名片”,而且还是嘉兴市唯一一家获得该荣誉的村(居)组织。那么,学习型村(居)的“天福模式”经验何在?又是如何炼成的呢?

  “一横一纵”

  搭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

  学习型家庭建设是学习型村(居)建设的细胞工程。日前,村民陆卫忠得知村里将要举办一期电商培训班,二话不说便和妻子一同报名了。“其实我们夫妻俩也在尝试做微商,因为刚起步,也遇到了挺多的疑惑和问题,村里要请专业老师来开展电商培训,当然不能错过这学习取经的机会了。”陆卫忠告诉记者,这两年来,村里各式各样的培训多了起来,就连他56岁的母亲也时常坐在桌前,听起了农技培训。

  另外,让陆卫忠倍感欣喜的还有他儿子的改变。以往孩子“自主学习意识比较松懈”,如今,村里农家书屋和文化礼堂却成为了孩子常去的地方,每年假期的“春泥护花”系列活动更让孩子学到了一揽子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从七岁儿童到年近六旬的老妪,陆卫忠一大家子人都爱利用闲暇时间,享受知识熏陶。其实,在天福村,这样好学的家庭并不少见。“我们全村有948户家庭,学习型家庭就有35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0%以上,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天福村党支部书记吕中祥介绍说,正是通过学习型家庭的培育,整个村庄的学习氛围也是越来越浓烈了。

  然而,学习型家庭的培训仅仅是天福村“一横一纵”模式的缩影。“所谓‘一横’是教育对象涵盖各个年龄层次,有青少年,有中年,有老年;而‘一纵’便是以时间为轴线,我们常态化在春夏秋冬开展特色培训,从而实现全龄段、全方位、全时化的教育,为村民们搭建起全民终身学习平台。”吕中祥说,借助该模式的推广,天福村还采用一般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学习知识与兴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日趋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

  “典型示范”

  激发人人向学的热情

  今年25岁的殳炎,在2015年参加了村里举办的成人“双证制”高中培训班,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学习,最后顺利获得了高中学历证书和家政服务从业证书,让他倍感惊喜。“现在找工作都要持证上岗,这样的培训让我们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还能增长技艺,对未来发展大有帮助。”殳炎笑着说,现在村里越来越多人要参加“双证制”高中培训。

  不仅是“双证制”高中培训让不少村民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早期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再就业教育、流动人口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也是“遍地开花”,深受当地村民们的欢迎。

  除了不断丰富教育形式为村民们提供学习“福利”外,天福村还不断加强学习型示范教育,挖掘典型榜样。天福村会定期召集全村107位党员,齐聚一堂集中学习“充电”,以此激发党员“带头学”的模范作用。而在2015年,该村还号召了村民们一同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感人事迹、杰出人才,评选出“十大最美”系列人物。“我们还把这些典型榜样编写进了《天福村家风家训》手册中,并且把手册发放到每一户村民手中,让村民们相互学习和借鉴。”吕中祥说。值得一提的还有,随着向学风尚在天福村的兴起,该村还对原有文体设施更新并重新布局,成立了文化礼堂、青少年之家、党员服务站、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进一步拓展了教育阵地,为村民们构建起“15分钟学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