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情绪密码是亲子互动的钥匙

作者:苏细清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5日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把儿童自我发展的最初阶段描述为“镜中自我”,他们把与之互动的重要他人(如父母或老师)当作一面镜子,从重要他人的反映中发展自我意识。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者、情感的支持者,也是其社会适应问题的缓冲器与避震器。

  健康的人生需要安全舒适的亲子依恋关系。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是通过亲子之间的眼神接触、身体触摸和拥抱等互动来促成的,为幼小的孩子提供一个探索世界的安全岛,促使其发展自己诠释世界的自我机制,健全完善人格的发展。

  亲子关系的质量与父母使用的情绪语言有关。亲子互动中通过言语构建出来的家庭气氛、沟通期许和情绪互动,不仅给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模板,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或亮丽或灰暗的情绪底色。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福柯认为,亲子间语言沟通中存在权力运作关系。正向积极的情绪互动呈现的是亲子平等、开放的权力共享关系,能提升亲子关系;而负面情绪,尤其是生气或暴怒这些张力很大的情绪,常呈现出彼此关系中极不平衡的权力关系,弱势一方如果无法抵御凌厉的情绪压迫,往往会选择忽略对方不友善的言语,或与之保持心理距离,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久而久之,亲子间权力关系处于严重不对等,沟通往往就阻断或绝缘了。

  父母使用的情绪语言,不仅能促进孩子发展内在的自我概念,也在亲子关系中重新再现父母早期在原生家庭中发展出的自我。

  如果父母内心潜藏着童年时被抛弃、被分离的恐惧,内在自我就比较卑微,在关系中常表现为过分自尊,唯恐失去掌控性。这类父母与孩子互动时,常通过各种方式来控制孩子,不善于通过语言表达温情和对孩子的关心,不自觉地以严厉、尖锐、冷冰冰甚至是无情的情绪语言教育孩子,以掩饰自己内心的焦虑、恐惧甚至愤怒。这类父母情绪沟通的语言特点是典型的“活该类”——“怎么可以不照我说的话做呢?”“你看,刚刚不是叫你不要跑太快吗,现在跌倒了吧!活该!”这样“活该”的情感语境下,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拒绝,自觉不被爱、不值得爱,表现为低自尊和低自信。

  如果父母是在充满否定和责骂的原生家庭中长大,其内在自我往往是比较负面、缺乏安全感的,沟通模式常常是讥笑、责骂式的,不自觉地会以羞辱和践踏他人自尊的方式来确立自己绝对的权威,以消除自己内心潜在的恐惧。比如“你画的是小鸟?一点都不像!”“你是猪啊!弄成这样!”“怎么这么笨?这也不懂!”……慢慢地,这些充斥着羞辱的情绪语言,打压和践踏着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不自觉地自我贬斥、自我打压,严重缺乏自信心。

  被简单粗暴教养长大的父母,其语言也常常简单粗暴、专制且不容置疑,会通过强迫或恐吓来逼迫孩子绝对服从,比如“赶快去做!不然我要打人喔!”“听到没有?到底要我讲几百次!”这样的沟通方式,会让孩子求变的内在动机低迷,从而自发“想做”的欲望越来越低,自我承担责任意识也随之下降。父母从方便管理的角度来管教孩子,喜欢恐吓类的口头禅,如“你再哭就把你丢掉!”“再不乖我就叫警察来!”“你再这样,下次就不带你出来玩了!”幼小的孩子由于长时间害怕或担忧被抛弃,内心充满恐惧感或不安全感,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健康发生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

  那些喜欢通过比较来刷自己和孩子的存在感的父母,嘴里常常提到的都是邻家孩子的好和自家孩子的不足:“你这孩子真的很笨,不像隔壁哥哥马上就会了!”“真是没用,考得这么差,怎么人家小王都会!”对自己孩子问题无限放大,令孩子自卑,失去自信,长大后容易自我矮化,成就不大。

  还有一种要求回报的父母,常常令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父母的爱,而是无法偿还的情感高利贷。“父母供你吃穿,你到底懂不懂感激呀!”“你要什么就买给你,还不满足吗?”带情感绑架的父母犹如追债人,让孩子觉得害怕、无奈和不满,一心想逃离,容易自我孤立。长远来说,会增加孩子对发展各种关系的恐惧感,从而掏空孩子人格的情感内里。

  如果亲子关系长时间充斥负面情绪,会使孩子看待世界的角度趋于消极,容易焦虑不安,在不确定性的情境中容易表现为拒绝或攻击他人,无力从新的经验中学习。反之,亲子关系中的情绪语言越温暖、开放,孩子就越有足够的安全感,越勇于尝试,越易感到幸福,越不易出现偏差行为,成年后与他人越容易发展出健康幸福的关系,成就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