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强制“亲职教育”是家教管理的有力举措

作者:龚天羽   来源: 蒲公英评论网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9日

  2018年春晚,贾玲将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句搬上了荧屏,“学校的教育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家庭,才是一个人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理想的教育应当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三者形成合力,共同发生作用,让孩子往更好的方面发展。再看眼下的教育现状,学校教育不堪重负,社会导向稍有不慎便备受责难,家庭教育虽免受了许多苛责,却真正承受着所有的“教育之殇”。

  一、家庭教育并非“家事”

  “少年强则国强”,孩子的成长关系到家庭乃至国家的未来,人们总是惯性地认为家庭教育是私人行为,是“家事”,殊不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家事”“私事”,而是关乎社会整体发展命运的“公事”,是具有重要公共利益性的公共性社会事务。

  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有“法不入家门”的说法,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把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当作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了完备的家庭教育法律体系,如果父母被指控对孩子“严重忽视”,将等同于虐待罪,受到严惩。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有不少家长的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式单一,有的家长甚至在家庭教育中“严重缺席”。这些不当的家庭教育很有可能会让我们的青少少年误入歧途,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暴力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至18 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又占其中的70%以上。专家对135名违法犯罪青少年调查,他们中父母和家庭成员中有劣迹行为的占76%,父母离异的占34%,父母教育不当的占 91%,其中溺爱型的占 48%,放任型的占34%,粗暴型的占 13%。这些数据表明,家庭教育不当,不仅贻害子孙,也给社会留下了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 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和谐社会的创造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撑,家庭教育的优劣也是国家发展的速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管理规范,提升家教品质,势在必行。

  二、刚柔并济规范“家教”

  成都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行了“强制亲职教育”的探索,针对涉罪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被害人,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家庭沟通、亲子关系、情绪疏导等亲职教育课程,那些拒不接受强制亲职教育课程、拒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教养失职父母,还会得到相应的处罚。

  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这“刚中带柔”的一招已经成为了当地家教管理的有力举措,说它“刚”,因为它具有强制性,是司法、执法以及政府部门等多方联动,强制涉罪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被害人家长参与的行为。它是一个信号,先从行为上让家长们将家庭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去倒逼他们理念的更新,思想的改变。说它“柔”,因为它是政府出资的一项惠民政策,能够让家长们静下心来,将一部分心力回归家庭,思想上重视起来,进而真正地学习到一些实用的亲子沟通方法和技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越来越多的地区将目光转移到了家庭教育之上。据人民网报道,2016年9月,重庆就实施了《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2017年,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贵州省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江西、天津等地也在积极推进相关立法工作。笔者所在的江苏苏州,也开展了不少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工作,第一,开办了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市级杂志《苏州家庭教育》,自杂志举办以来,刊登了大量家庭教育专家撰写的随笔和案例,借助纸媒,对全市家庭进行辐射和影响,倡导大家务必要注重家庭教育。第二,开通了苏老师热线,“苏老师热线”是我们苏州市的家庭教育品牌,其团队主要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组成,专门为那些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困扰的家长提供无偿优质的服务,问题严重的,还可以提供免费系统的心理咨询。第三,是增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市德育处针对班主任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对考核过关的老师颁发了资质证书,班主任往往更受家长们的信赖,这些老师可以结合孩子的情况,为班级中的家庭教育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的“亲职教育”还处于强制阶段,尚未普及,相信随着探索的不断开展,一定能够全面铺开,达到家长自发学习,真正做到全民投入家庭教育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