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务是教子做人

作者:傅国亮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这个“第一所学校”“第一任老师”的“第一位的任务”是什么呢?是教孩子学科知识吗?这是关系到家庭教育定位和方向的重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教育、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宗旨和根本之道。因此,家庭教育的第一位任务是教子做人。做人教育,主要是人格教育。

  人之为人,就在于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过于注重孩子的知识学习,而缺乏对其生命的关怀和精神的关照,家庭教育变成了单纯的技术行为。只关注知识的学习,是把孩子当作工具而不是人来培养。孩子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种“工具”,家庭教育的大多数问题由此而生。家庭教育学校化和智育中心主义,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家庭教育最主要的使命是促进孩子的品德培养和精神成长。家长对“第一任务”的认识,实质上反映出家长的人才观和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有课题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不知道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务是什么,他们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在指导孩子学习文化和智力开发上,而忽略了孩子人格的塑造、性格的养成、思维方法的训练等最本质的东西,忽略了哲人卢梭所说的“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

  家庭教育为什么要突出和坚持“做人教育第一”?

  首先,人的一生中始终起主导作用的是人格修养。蔡元培说:“决定人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家庭教育是人生的起始教育和奠基教育,应当将人格教育、做人教育作为第一任务。人如何判断幸福、成功,怎样对待名利,面对挫折和困难持何种态度,这些人生大事无不与人格修养密切相关。缺乏人格教育,一生将是痛苦甚至是危险的。有人说:“人可以通过改变思想而改变人生。”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道德、幸福和有益于社会的人,就一定要把做人教育摆在首位。有正确的人生观,才会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其次,家庭在做人教育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特殊作用。家庭的特点和优势是生活与教育合二为一,家庭中有比学校教育更多、更重要的生活细节,可以刻骨铭心。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闹粮荒,母亲从食堂买回的窝头,自己舍不得吃,分给我们子女吃。后来,我们明白了这是母亲的爱,母亲教会了我们关爱和感恩。生活中的小事、体验和感悟,恰恰是塑造孩子个性、人格、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的关键因素。

  儿童个性的形成始于家庭,其全面发展始于家庭。家庭教育对孩子个性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最后,通过家庭培育的良好人品具有稳定性。家庭教育是在没有公共监督、没有他律的情况下实施的,由此养成的个性、品格和行为习惯,有极强的稳定性。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发挥家庭在做人教育中的天然优势。

  当前,青少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信仰迷失、价值迷失、道德迷失、人性迷失等四个迷失。四者之间,人性迷失是根本,人性的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没有人性,何谈价值观和信仰?我认为,好的品德、善良的人性是做人的基本前提。“复旦大学投毒案”中的林森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死于家庭教育。我注意到,林的父亲从始至终不向受害人黄洋的父母道歉。案情确认、林也承认向饮水机中投毒时,林父不道歉;最高法终审判决林死刑,林父让其叔父去黄家求情,自己仍不道歉。这显然是性格和人性的严重缺陷。

  做人教育应包括人品教育和人性教育,根基在于人性的教育。但我们长期以来不敢讲人性教育。改革开放前,教育界不敢讲心理学,认为那是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改革开放初,又不敢讲学生的个性,怕倡导个人主义;不得不讲个性时,必须加“健康的”三个字。直到今天,还是不敢讲人性。而人性缺位的德育,就是缺少人性的德育。

  人性中的真善美,是需要激发、唤醒和培育的。教育就是关注心灵发育成长,把人的本性中美好的情感发展起来,培育孩子向善的力量,这是最根本的。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系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