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拿捏家庭教育的尺度?
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教育已经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自学各种新型教育理论。与此同时,家长的困惑也与日俱增,面对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家长发现,教育中最难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理论,而是如何拿捏教育的尺度,比如重视学习成绩还是重视能力提升?诚实守信是不是就等于迂腐?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忍让是不是没出息……
随着国家九部委印发文件,九成学校要普遍建立家长学校,这对家庭教育来说是最好的消息。
新政
城市九成学校将建立家长学校
近日,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日前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年~2020年)》。规划提出,在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城市学校建校率达到90%,农村学校达到80%。
规划要求,家长学校要注重对家长和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走进家庭,形成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
在规划中,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也将统筹推进家庭教育公共文化服务,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公益性的家庭教育讲座或家庭教育亲子活动,积极开发一些家庭教育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提升儿童和家长的科学文化素养。
身边
有学校已经开办“家长学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银川市其实早有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但以家委会或者开家长会的形式进行家庭教育的居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体系。
“关于家庭教育,开家长会的时候都讨论过,听到一些家长分享好的教育经验对自己有一些启发,但是家长会毕竟一学期也就一次,对我们的影响并没多少,如果有可信赖的长期的培训,我们都愿意去学学。”兴庆区的洪女士说道。
“家庭教育是门很深的学问,可惜我们都只有一块实验田,等孩子长大我们也有了经验又无用武之地了。”家长黄女士说。不过她坦言,她曾经听过几次家庭教育讲座,太理论化太枯燥,缺乏一些实践和个性化指导,“一个学校那么多家长,大家的知识层次、面临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怎样做到个性化,让每个人都感觉有用,也是一件挺难的事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兴庆区三小2014年和家委会携手开办“家长夜校”,这项由学校组织家长受益的家校合作活动,一直持续到现在。
兴庆区三小校长王峰告诉记者,每学年家长夜校都要开设八期讲座,主讲人有专家、学校领导、名师、骨干班主任和家长代表。讲课内容涉及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安全防范、青春期孩子教育等。“每期结束后,我们还会对家长的意见进行征集,并根据家长意见及时调整主讲内容。”王峰说,从反馈的情况看,经过长期家长夜校的培训,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关注、关心不到位,甚至还有很多错误的教育方式。“家长夜校开设到今,家长的素质提高了,对学校的教育有了了解,从以前的抱怨变成了相互理解,对孩子的教育也多了些理性,以前对孩子的打骂教育、分数教育、体罚教育也有了转变,更多的开始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
无独有偶,就在今年的11月12日,银川景博学校小学部“家长学校”第一课也开讲了,该校的“家长学校”计划每学年开设10次课,为家长讲解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通过家校共育,为孩子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了家长学校,家长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做到理性管理孩子,人人了解学校教育。
展望
家长学校让家长做智慧型父母
对此,银川市教育局副局长虎峰表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立体教育”。家长学校有利于家长参与新型教育,目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书育人的主旋律,但有些家长却忽略了家风、家教、家训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学生在校,有严格的校纪校风;回家后,家长不管不问。这样“冷”、“热”教育模式,任其发展,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其实,在早前银川市就已经安排各校开设家长学校,部分学校也通过不同形式助力家庭教育,但目前国家九部委发文将建立家长学校,具体怎么建立、怎么开展,银川市教育局正在积极研究。虎局长认为,家庭教育、家长课堂是个“慢工程”,因为家庭教育是对成年人的教育,改变成年人的生活、行为方式本身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一次家长学校的讲座,就能把存在的问题都解决了是不现实的,所以,家长学校能做的就只有不断影响家长,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开始主动学习,做一个智慧型家长,在家庭中做一个有责任感、独立的人,从自身的改变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