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家庭教育无法取代学校教育

作者:刘锡妍   来源: 华声在线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4日

   近日,新京报《中国家庭教育的乌托邦:1.8万名学生在家上学》的报道,再次引发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探讨,究竟是让孩子接受学校传统教育,还是解放个性,走“家庭私塾式”教育,家长们对此褒贬不一,绝大多数家长对“在家上学”持谨慎态度。

  放着学校里专业的老师和优质教育资源不用,有的家长反而独辟幽径,把孩子带回家自教孩子学习,这种脱离学校的家庭私塾式教育再次引发热议。“家庭私塾式”教育方式,是一种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出逃,这种主动放弃主流教育,选择“家庭私塾式”教育的模式,是在拿孩子人生做实验。

  家长带着孩子出逃,以家长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其本愿是想保留孩子的天真本性,在此基础上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其实,这部分家长的观点,正是现代教育最为推崇的梦想创新教育,这种教育思想是欧美学生基础教育的本位教育观。保护孩子先天本性,以兴趣和爱好为动力,开发孩子潜能的教育思想,也早就得到国内教育界普遍认可,这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目标。

  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对这种教育本位思想的落实。一些推崇“家庭私塾”式教育的家长,之所以冒着拿孩子人生做实验的风险,带着孩子逃离学校,原因在于当前素质教育难逃应试教育的老传统。唯升学率至上的应试教育观念,断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所以一些思想前卫的家长,带着孩子出逃选择“家庭私塾式”教育。

  然而,极个别家长以带着孩子出逃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何让孩子全面接受素质教育的实质问题。相反,这种逃离对孩子未来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是在拿孩子的人生做实验。出逃并不是明智之举,一旦将来孩子与现实社会对接失败,则造成孩子与整体社会脱节。教育是有共性的全民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主流推动力,这种出逃与社会共性和主流脱节,单凭家长一臂之力,难免造成孩子教育的畸形和部分教育的缺失。

  保护孩子天真的梦想,这当然难能可贵,可以这样的借口,带着孩子脱离主流教育难免有些莽撞。孩子一旦脱离了主流教育群体,处在一种家庭封闭教育环境之下,先不说家长们有没有教育好孩子的能力,这种与现实社会的脱节,本身就会造成一种可怕的现实错位。有可能将来家长自己培育起来的孩子,梦想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也得到了潜能最大开发,但是他们一旦迈上社会,恐怕所有梦想都会因无法与现实社会对接而夭折。

  家长在一种焦虑和迫切心态之下,妄图通过出逃另辟幽径这种方式,来给孩子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其心情可以理解。然而,家长们忽略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这些孩子将来总是要走出家庭私塾而迈向社会,而这种莽撞之举一旦实验失败,赌上的就是孩子的整个人生。

  当然,家庭私塾式教育潜移默化兴起,也再次引发我们对整体教育依然缺乏信赖的反思,这需要的是教育改革的再次给力。教育是民族的未来,中国的教育如何确保民族的未来,这需要教育在整体创新上实现突破,“家庭私塾式”出逃教育,不该拿孩子的人生做实验。

  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人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特殊位置,都对孩子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私塾式”教育在解放孩子个性的同时,造成学校集体教育的空白,对孩子健康成长而言,同样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