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求精中学成立智慧家长工作坊 线上线下指导家庭教育
11月18日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家庭教育?真正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又应该学些什么?为此,昨(17)日下午,在年级主任左莉的主持下,重庆求精中学智慧家长工作坊正式成立,打通“线上”“线下”传播模式,全面指导学生家长正确开展家庭教育。
重庆市求精中学智慧家长工作坊成立仪式现场。新华网发(石薇 摄)
年级主任左莉。新华网发(求精中学供图)
家长也需“培训再上岗”
“家长守候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成为适应社会的人,但这不比任何一份工作简单。”重庆求精中学智慧家长工作坊首席咨询师、专职心理健康老师吕玮说,没有家长不关心自己孩子,但是为什么长着长着,孩子就不同了呢?
为深度解释这个问题,吕玮从自己前段时间和家人带孩子去吃饭的经历说起,将孩子打掉父亲手中面条后,父母的反应进行了“还原”。其中,父亲一方吼孩子“对大人这种态度要不得”,又吼母亲“看嘛,都是你惯的。”
重庆求精中学智慧家长工作坊首席咨询师、专职心理健康老师吕玮。新华网发(求精中学供图)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应该怎么做?吕玮为现场家长提供了和爸爸或者孩子一个阵营、保持中立和其他等四种选择。等大家做出选择后,她说,自己当时没有站在哪一方,而是等孩子自己吃完所有面条后,再私下对丈夫解释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表现。
“孩子会从大人的反应中认识世界,从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吕玮认为,三岁孩子正处于建立“自主感”的关键时期,想脱离父母的“掌管”,自己做主。因此,只要不是特别大的事情,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
吕玮表示,家长是一份不能退休并要干一辈子的工作,要成就孩子,家长就必须从自我成长开始,了解孩子的发展历程,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取得“上岗资格证”。
创建“线上+线下”的运作模式
那么学校如何帮助家长们拨开迷雾,找到根源,化难为易,走出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的纠结、茫然、焦虑、抓狂、甚至愤怒的负面情绪,“持证上岗”?
“家长要学会尊重、学会爱心,学校也要搭建交流共享的畅通平台,建立与孩子之间的牢固信任。”求精中学校长费春斌表示,虽然家庭教育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生疏的、从无到有的,但是家长也不要怕“丢面子”,要和学校一起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心里。
费春斌说,建立智慧家长工作坊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指导家长,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重新学习家庭教育,一起坐下来谈论、研讨孩子教育中的共性问题、难点问题,引导孩子改善、完善自我,成为有能力、有成绩,具备核心素养的社会公民。
求精中学校长费春斌。新华网发(求精中学供图)
据介绍,求精中学智慧家长工作坊的三位专业老师拥有心理学背景,全校教师特别是各班班主任也是其中成员。具体运作中,工作坊将定期组织学习,开设亲子团体讲座、心理团辅等活动,也在喜马拉雅在线听书软件相关账号中开设了家长频道,第一个声音《爱,让孩子成为人生赢家》已在上周完成上传。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个体求助渠道,家长可通过心理咨询室、公共邮箱、班级家长群、家长开放日和家访等方式进行咨询,实现“线上+线下”的传播教育。
费春斌认为,家庭教育不是家长的“单打独斗”,而是家庭与学校的“群策群力”。尽管它没有捷径,但只要耐心、懂付出,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家校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长
在工作坊成立仪式上,学校初一(3)班、(4)班班主任黄乐、张宗妮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心得,纷纷表示孩子不是班级里的几十分之几,而是百分之百,希望孩子们能在自己的陪伴、携手和坚持下,走向人生下一阶段。
同时,学校初一年级的家长代表也以《励志育德 静待花开,做恰到好处的父母》、《育儿育己永远在路上》为主题,进行了教育故事分享。初一(1)班代园龙的妈妈认为,好的关系胜于好的教育,健康的身心胜于优异的成绩,孩子如果没有更好的榜样去模仿,就没有更好的智慧去超越,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敬佩的那个人。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纬虹。新华网发(求精中学供图)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纬虹在总结陈词中表示,初中是个欢欢喜喜的年级,某种意义上也是学业开始的初级阶段,工作坊将家庭教育线上线下密切结合,师生、家长和其他各方面人士都可在这上面积极互动,是非常好的。
他建议家长说,不要操之过急地关注学业,不要把孩子当私有财产,要把自己的当“别人家的孩子”来养,对于孩子不好的方面要忍耐、坚持,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才能做出好的、正确的家庭教育,促进双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