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六大举措推动家庭教育的“转型升级”
扬州市家庭教育论坛暨邗江区新家庭教育实验峰会昨举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频共振,才能产生出教育合力。昨天,国家、省市教育专家齐聚扬州,参加扬州市家庭教育论坛暨邗江区新家庭教育实验峰会,共话家庭教育,记者从会上有了解到,为了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邗江教育部门将重点从六个方面着手,从家庭教育转变为教育家庭。
家长也要好好学
家庭教育转向
“教育”家庭
全国著名青春期教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一筠表示,新时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应当转向“教育”家庭,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所以我们现在就把教育家庭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提出来。”
我们的家庭教育该走向何方?我市家庭教育和师资管理培养专家王玉新以“创建家庭教育新体系-构筑三方携手,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落地工。”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
“我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在哪儿,最大的问题是断根了,就是轻伦理教育重物质的供给,我们独生子女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感受不到物质的来之不易,要什么有什么,孩子作为一个人,通过人世间劳动获取,通过学习而受益的过程没有体现。”王玉新老师直指当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问题点和痛点,呼吁学校、家长以问题为导向寻找教育的出路。
邗江六大举措推动家庭教育的“转型升级”
从昨天的论坛上,记者了解到,今后邗江区教育部门将从六大方面入手,推动家庭教育的“转型升级”。
措施一
深入实施“大阅读”工程
推进书香家庭
引导学校、幼儿园和广大教师充分认识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理论研究,成立新家庭教育实验研究院,加强理论学习,对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内涵、外延、路径、策略、评价等开展深入研究,为实验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营造学习氛围,深入实施“大阅读”工程,大力推进“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建设,广泛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营造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措施二
组建“三级”指导中心
据悉,邗江区教育局成立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指导中心,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全面指导、过程监督、评价考核等。各学校建立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指导站,具体负责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重点指导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开展工作,扎实开展好“幸福父母大讲堂”活动。各年级、班级建立“好父母同盟体”,从微观层面加强家庭合作,共商教育策略,促进孩子共同成长。
措施三
培养家庭教育“种子教师”
重点打造三支队伍。培育一支新家庭教育实验专业指导队伍,遴选心理学专业、有心理咨询师资质及从事德育、少先队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培训。
选聘一支家校活动家长志愿服务队伍,在家长中选聘3000名具有一定家教知识、相当组织能力、义工情怀的家长组成家长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学校管理,助推家校合作各项活动的开展。组建一支家校合作专家指导队伍,具体指导开展家校合作工作。
措施四
开发构建新家庭教育
“1+X”课程体系
据悉,邗江区将开发构建新家庭教育“1+X”课程体系。“1”是指在全区层面,站在“儿童—父母—家庭—学校—社会”角度,按照学生成长规律,突出“品行道德”、“生命常识”、“学习策略”及“生活习惯”等主题,形成线上与线下网络互动培训培养模式。“X”是各学校根据学校实际自主开发课程,形成“1+X”多元、特色化新家庭教育课程。各中小学和幼儿园每年对起始年级段家长进行不少于16课时的全员培训,对其他年级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面向全体家长的新家庭教育指导。
措施五
家长全员培训
从起始年级开展
坚持以活动引领,擦亮新家庭教育实验活动品牌项目。每学年举办一次“亲子节”活动。常态化举行“一个孩子的研讨会”,依托“幸福儿童工作坊”,关注每一个有发展需求、面临成长困惑及有特殊心理问题儿童,汇聚家长、班主任、德育主任、校长及教育专家等资源,共同“会诊”,解决孩子成长问题。开展“幸福父母大讲堂”活动,家长全员培训工作从起始年级开展,逐步向其他年级延伸。
措施六
建立健全家庭教育
公共服务机制
部门联动,按照“共育共建、共享共生、多元互动、资源融合”的要求,汇聚和整合各个单位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资源。社会参与,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机制,扩大资源引进的渠道,引进行业专业机构及第三方资源加入开展工作。
网络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开辟家校联系新空间,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