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相互补台,才是家校合育的最佳状态

作者:罗义安   来源: 蒲公英评论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6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家校职责分工,减轻家长教育负担的建议”。李光宇表示,本应由学校、教师完成的一些教育任务,陆续转移到了家庭、家长的身上。在学生作业方面,普遍存在着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强制性“摊派”的现象。近些年,在家校教育方面还有很多“怪现象”:学校征集家长志愿者到学校进行卫生打扫工作,甚至个别学校还要求家长到学校执勤站岗、维护秩序,这样的现象其实就是一种学校教育职责的错位。

家校教育职责含糊不清,家校角色相互错位,弱化了家校共育的合力,影响了教育效果。明确家校职责分工,厘清责任边界,更有利于家校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因而,厘清家校职责边界,势在必行。

不过,即便家校职责十分明确,责任边界一清二楚,家校在自扫“门前雪”的同时,也要管对方的“瓦上霜”。否则,就是斤斤计较。如果家校辎铢必较,则过于机械和教条,不利于家校关系的和谐,也不利于家校合力的形成。只有心中有“界”,行上无“界”,才是家校合育的最高境界和最佳状态。

有这样一个比喻,家校教育就好比硬币的一体两面,脱离了哪一面,都是假币。这个比喻形象地道出了家校关系——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甚至相互作用。

相互补台,家校合育必然好戏连台。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若有失位,对方应有补台意识,主动救场,弥补对方的缺位,而不是抱着“搭台看戏”的心态,袖手旁观,“观棋不语”。家庭教育失位,学校教育及时补位,或学校教育失位,家庭教育及时补位,都是必要的、必须的。

学校门口交通拥挤,是一种普遍现象,既是学校的心病,也是家长的心病。无论是基于自己孩子安全的考虑,还是出于为其他孩子安全着想,协助学校维护秩序,疏通道路,方便学生出行,都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如果把学校征集家长志愿者协助学校维护秩序当作“怪现象”,是学校转嫁职责,则值得商榷。志愿者行动,是自愿的义务劳动,家长可以选择参与,也可以选择不参加,决定权掌握在家长手中。因此,并不能说这是学校把职责转嫁给家长。

笔者所在学校,校门口一条街曾经也十分拥挤,放学前,都是老师疏通道路,但由于人手少,疏通十分困难。有些家长主动“搭一把手”,既减轻了老师的压力,也提高了疏通的效率。后来,家长们自发组织起“家长义工联盟”,时间比较充裕、精力比较充沛的志愿者轮流到校门口值日,风雨无阻,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和社会是鱼水关系,离开了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学校将举步维艰。当学校遇到困难,需要社会力量帮助时,家长主动“搭一把手”,帮助学校走出困境,是应有之举,也是应尽之责。反之,家庭教育遇到难题,学校和教师也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家长化解。相互补台应成为家庭和学校的必然。

(作者罗义安,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