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家庭教育怎样走出焦虑

来源: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8日

今天,该如何做父母?一段时间以来,因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校园霸凌等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各地家庭教育进入立法程序,这让越来越多父母陷入思考与焦虑。

  改变“以自己的想法看待孩子未来”的视角

  “未来是什么?未来是一个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而我们的青少年将是这个未来的主人。所以以他们的眼界去看问题,就成了我们特别关心的问题。”针对今天孩子和养育环境的新变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佟新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达85%的高中生、60%的初中生认为自己有学业压力,而其中又有45%的孩子会把压力内化;她还发现,互联网成为家长与孩子冲突的最重要因素。

  在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副校长牛瑛看来,当下家庭教育出现很多问题,症结就在于父母在对孩子养育过程中定位的错乱、孩子视角的匮乏:“我们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发展与未来,对于孩子当下需要做什么,这两件事情可能想得不太明白。大多数父母现在还在以自己的想法来看待孩子的未来,很着急、很焦虑,恨不得一下把孩子未来的路全部规划好,然后让孩子沿着自己规划的路线前行,这是非常不对的。”

  厘清引导而非掌控才是家庭教育的初心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最应该厘清的是什么?

  “如果一谈到教育就想到孩子犯错时要怎么指引他,这个逻辑在今天这个社会可能不适合。因为今天社会有大的转型,我们过去的社会称之为前育社会,是晚辈向前辈学习的过程,但今天是很多大人向年龄小的孩子学习。”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沈奕斐指出,“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有自己的体系,他在成长过程中,会慢慢变充实。有的时候,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孩子非常内向、父母希望他外向,这时候父母就想要把孩子强扭过来,但这样的话就会出问题。”

  “孩子的未来路线,不是家长能够完全设定得了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你通过强行的办法让孩子跟着你的指挥棒来转,当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家长就很难掌控他。”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育局副局长朱月潭认为,家长不能规定孩子成长的方向而且也无法规定,“家长可以讲讲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孩子怎么来避免我原来走的弯路,这才是教育的初心”。

  明确“你的责任就是帮他培育出飞翔的翅膀”

  “10到25岁,是学术界确定的青少年的时间段,所以我们大概从35岁到50岁的这15年,是我们与孩子相遇的年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相遇结点,是人到中年与青春期的相遇。”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教授苏彦捷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顺应孩子的特点,根据孩子的特点做出情感支持和权威教育;二是教孩子学会压力管理,比如用运动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三是教孩子学会放松。”

  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孩子自我意识的挖掘与保护。

  “困惑和冲突往往会带来非常强烈的动力。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特别棒,让他有目标是最重要的,而那个目标应该来源于他自身的探索。”电子科技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主任郑文锋认为,“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养育他就是你的责任,但是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他是应该长了翅膀飞的鸟,你的责任就是帮他培育出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