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让家庭更像家庭,学校更像学校……家校社如何各安其位各扬其长,代表委员这么说

作者:施久铭 董筱婷 魏倩 谭希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杂志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1日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谈到“校外培训机构乱象”:这些问题都属于社会性问题,不是教育部门单独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新形势下,如何看待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价值?如何形成、释放协同育人的合力?在缓解家长焦虑上学校教育还可以做什么?“社会教育”在协同机制上究竟应发挥哪些作用?这些都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

  为回答好这些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教育》记者采访了部分两会代表、委员和家长代表。

  彰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定位

  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认为,突出“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等系列重要论述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准确研判,对人才培养及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

  在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韩平看来,“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对“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形成广泛共识和协调行动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凝聚更大共识,在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上探索更好方式,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汇集更大合力,为把一代代青少年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梦之队’,共同营造健康成长环境和良好文明风尚。”

  高质量发展更意味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目标的实现与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密不可分。《建议》在部署“十四五”时期“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主要目标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文化建设部分,确定了“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一系列政策要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需要靠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协调一致行动,更好地付诸实践。”韩平补充道。

  作为一线校长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认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决于“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能否健全,因为育人方式变革、育人质量的提升都不单单是学校教育能完成的,需要家、校、社协同推进。

  他还认为,教育评价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也依靠“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评价要更加注重由结果评价到过程性评价,由单一的以分数或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到多元评价,这个过程的推进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种高站位和战略性引导。”邵志豪说。

  受访的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重点在“协同”,难点也在“协同”。但目前的现状是,家庭和社会参与度并不高,学校存在着教学与育人的分离,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程度不高,学校与社区、家庭“共育”机制不完善。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共育”机制,在协同育人上发力呢?

  “我们主张在育人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社区)共同承担学生成长的责任,这种责任要划分清楚,它们既有交叠部分,也存在独立部分,即家校之间存在边界,也存在交叠。”叶仁荪说。

  他介绍了江西省探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经验,“自2012年以来,江西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制度化家校合作工作。2018年将其上升到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从教为乐、民以助教为荣’的良好教育生态上。通过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凝聚民心、整合资源的战略作用,在事关百姓民生的教育改革问题上,在家长焦虑的子女教育问题(如德育、安全教育、防溺水、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大班额化解、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等)上,形成了正向支持环境,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尽责、社会参与、专业支撑的‘五位一体’育人格局,受到各方肯定,取得了一定成效。”

  韩平则建议,首先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将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效落实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同时,本着“合力建设、成果共享、服务学生”的原则,探讨学校、家庭、社会合作的方式,切实改变当前“学校教育家庭化、家庭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学校化”的错位现象,建立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政府为主导,家庭、社会与学校相衔接的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

  学校、家庭、社会要各安其位,各扬其长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判断:我们正在从学校教育时代进入“全域教育时代”,他认为,今天谈家校社协同育人必须放在教育形态已经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

  张志勇解释,学校教育“一轨独大”的局面一去不复返,随着家长意识的觉醒,家庭教育比以往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互联网教育的强势崛起也推动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体系的重构。因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甚至网络教育的边界正在被解构,它们的边界已经模糊了”。

  这种变化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家校观念。

  近几年,所谓原生家庭的讨论热度很高,有的观点甚至认为原生家庭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张志勇认为这种观点还需要讨论:

  一方面家庭教育不能忽视,但另一方面是也不能放大家庭的作用,进而削弱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张志勇强调,在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共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仍然要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校是公共教育的核心。“必须承认,学校教育的国家性、人民性和专业性仍然是人类社会教育体系中最强的。”因此在家校社共育上,学校教育可以也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

  协同育人格局中,学校教育如何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张志勇认为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要发挥学校教育引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链接是最密切的,学校教育可以起到引导作用,让家庭教育更符合规律,更好地配合学校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是学校教育要发挥统筹协调校内外教育的重要作用。今天的学校教育无法向过去那样用一种无形的围墙把自己封闭起来,要统筹规划好学生校内学习、家庭学习和校外社会实践,协调好家校社共育实践。

  三是学校教育自身要积极探索,向校外教育、线上教育适度开放,把校外的、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公共服务方式引入学校教育,由此建构一个学校、家庭、社会共育的新的教育生态。

  张志勇的观点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普遍认同。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谈到“作业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睡眠管理、体制管理”五个管理时认为,作业管理是核心,而解决好作业管理问题的钥匙恰恰是在学校教育手中。“教师会不会布置作业?应该布置什么作业?什么样的作业最能有效提升学生成绩,这是一个关乎整体课堂教学改进的问题。”唐江澎进一步指出,“此外,学生作业又是在家庭完成的,作业来源比较复杂,对此学校管理一定要综合施策。”

  在教育的专业性上,学校具有先天优势。“教师是专业教育者,现在有很多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比如对孩子严厉好还是温和好,好像各有利弊,家长自己也拿捏不准,很希望教师能够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在采访时,一位上海的家长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不仅是教育理念,也包括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都需要老师能够提供支持。”

  在张志勇看来,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功能合一”。所谓的功能合一,指的是家校社完全围绕着升学考试,集中在学生学业上“发力”。

  “现在的情况是孩子在学校学习,回到家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培训机构更是以提升成绩为主要目标,社会充斥着“唯分数论”。张志勇认为,家校社功能和价值错位,“使孩子的教育极其单调”,家校社优势变成了“劣势”,同时也破坏了教育生态。

  如何破局?他也给出了答案,关键是让家校社的功能回归到“育人”初心上。

  “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进一步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坚决从极端功利主义的泥潭中走出来。”张志勇表示,这是解决任何教育问题的前提。

  叶仁荪同样认为家校社协同育人一定要坚持科学的育人导向,“要聚焦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强调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

  正确的评价导向也是破局的关键因素。“一定要建立起科学的、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叶仁荪补充道。

  “我建议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要让家长社会都知道,现在的家长只知道孩子数学不及格,就是数学没学好,学校要告诉家长整个评价体系是什么,不能只知道分数,这样家长才能全面地评价学校办学。”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表示。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方向不是让家庭变为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学校更像学校。邵志豪介绍,作为校长,不仅要在教育观念上引导家长,更要在办学中真正落实育人为本的理念,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孩子们开心回家,家长就不焦虑了。孩子每天回家唠着我今天考试多少分,排名多少,除了这个没别的可聊的了,那不就内卷了吗?”邵志豪说。

  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健全起来,离不开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更呼唤着家庭教育发挥出更大的育人作用。

  谈及当下的家校关系,北京一名家长坦承,“现在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确实高了,作为家长也能理解学校、教师的压力和责任,也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但他也同时担忧,“好的家校关系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边界,不能把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转嫁给家长,也要把家长明确承担的责任表述清楚,以适当的方式告诉家长……”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联合学校总校长李有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要杜绝让家长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之外的学校工作,家长完成家庭教育的功能就可以了。“家长可以重点做这几件事,比如重视在家庭里建立平等互动的亲子关系,能够发现孩子自身的优势;从小培养孩子能够适应变化、甚至超越变化的学习力;做好孩子的职业启蒙,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习惯等等”。

  “家庭的特长是生活教育、做人的教育,在这些方面比在学校的场所有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各安其位,各扬其长,家校社协同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合力。”张志勇总结道。

  通过社会教育系统实施促进学校教育的深度变革

  《建议》将“社会教育”的作用特别关注,并且将“家”“校”“社”一并纳入协同育人体系之中,这些变化也引发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讨论。

  叶仁荪认为,强调“社会教育”的协同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着眼系统思维的工作方法,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如果没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协同发力,没有良好的教育生态,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既站不稳,也立不住。”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任务,不是始于学校,终于学校,而是始于家庭,终于社会。”韩平表示,“社会教育是对人一生影响最大、最持久的教育。社会教育虽然在我国的实践从未停止过,如文化宫、少年宫等场所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而开展的社会教育实践一直进行着,但社会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尚未确立起应有的地位,更没有被作为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立的教育形态来独立实施和运行,而仅仅是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如今,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亟待强化。”

  邵志豪则坦承,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接实践自己就遇到过几个困难:比如社会教育资源如何向青少年学生开放;企事业单位如何给学生提供生涯体验和社会劳动的机会;志愿者、社区服务、社区企业如何为学校教育提供充足的校外教育资源和社会风尚对青少年的潜移默化的引领,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我想这几个方面需要整个社会联动考虑。”他说。

  谈及社会热议的“校外培训机构”话题,邵志豪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视为社会育人的一环。他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在客观上起到了个性化教育的作用,成为校内教育的校外补充。但同时校外培训机构更要回归育人初心,明确自身角色,为更多的给学生搭设个性化成长平台。“而不要再去学校能做的事,更不要在学校做的地方把学校的工作再加码,甚至要取代学校,这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引导。”

  韩平建议,将社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让社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予以高度重视。“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并完善社会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它应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或文化馆、科技馆、社区文化和教育中心以及其他各类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等专门的社会教育设施。政府也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学校、文化团体、艺术团体和其他社会团体提供各种社会教育服务,对社会成员施加主流文化价值影响,并使其成为社会成员随时可去和乐去的场所。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公共团体或私人设立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加强对广大社会成员的引导和影响。政府要加强对社会教育行业民办机构的监管,进行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促进社会教育培训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谈到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时,韩平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源流、依据和背景。社会教育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成员各方面的素质水平,为学校教育创设一定的环境条件,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而且可以提高学校教育的成效。我们应通过社会教育的系统实施去促进学校教育的深度变革。

  为处理好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韩平也提出了五个建议:第一,政府不仅要平等看待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而且要建立起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机制;第二,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通过社会教育机构接受情感教育、环保教育、创业教育、公民教育等,这些教育对学生具有社会文化的传承、社会规范的养成和社会生活技能的习得等多种重要功能;第三,学校要以自身为载体,不断强化校长和教师的社会教育意识,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积极开展社会教育;第四,除了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宫、教育基地等,新闻媒体、电影电视、网络等都要承担社会教育的功能。我们应对社会教育机构进行规范管理,把社会教育作为发展的方向;第五,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作用。社会教育虽没有学校教育那样集中、有目的、有计划,但社会教育内容丰富、广泛,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既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又能巩固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技能和技巧,其影响比较广泛、深远,更易深入学生内心。

  这一系列整合中关键要发挥出政府的治理协调能力。“对于学校,政府管理已经基本到位,但在家庭和社会上,政府的引导还不够充分。尤其对于社会领域,更需要政府的统筹协调。”邵志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