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健康:老年人用药不合理有可能致命

来源: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刊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4日

你真的会吃药吗?

有病吃药,正常。但是有病猛吃药,不仅不正常,还可能带来麻烦。针对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最近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牵头联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药学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四大学会共同修订了《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合理用药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宣武医院药学部教授王育琴介绍,目前老年人用药面临着多重用药、用药不足、顺应性差和不适当用药等问题。

不按医嘱用药:退烧药吃出了消化道出血

用药依从性不好,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现有的研究数据表明,老年人群中,用药依从性差的发生率为50%,也就是说有一半的老年人都不按照医嘱用药。这其中,有一部分老年人是因为记忆力不好导致“忘了吃药”,“吃两天、忘三天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老年人能每天坚持吃药,但吃了上顿就忘了下顿”。

王育琴说,除了忘记吃药外,还有些老年人得病后想好得快些,擅自增加药量,“这其实非常危险。”“以发烧这件事来说,老人感冒发烧后,老人或者儿女担心长时间发烧引起肺炎,就会擅自增加退烧药的用量。”王育琴曾经遇到一个老年人,他发烧后服用了布洛芬,但退烧的速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于是老人就把一天服用量不能超过4次的布洛芬,擅自增加到一天6次,导致消化道出血。

在老年人群中,还有一种更常见的被滥用药物,这就是安定类药物。“老年人睡眠不好,会想到吃片安定类药物来帮助睡眠。”王育琴说,有一位80岁的老人,睡前吃了一片安定,然后他迷迷糊糊睡着了:睡了两个小时,老人醒了,发现自己又睡不着了,于是,他再次服用了一片安定。“安定具有镇静作用,过量服用会产生宿醉效应。”第二天早上,老人起床后准备去洗手间,但人就像喝醉了酒还没有醒酒,走路深一脚浅一脚,“才走了五六步就摔倒了,而且摔成了骨折,被送到医院做了手术。”

还有的老年人是因为理解能力下降,出现了用药风险。“有些错误在年轻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在老年人群中,的的确确存在。”王育琴介绍说,曾经有一位老年男患者,误把外用的0.5%碘伏当成咳嗽水喝了下去,原来是因为碘伏的药瓶和咳嗽水的药瓶乍看起来差不多。后来,这位老年患者接受洗胃治疗。“这提示我们,即使在家中,老年人也有可能出现外用药内服的情况,这就需要老人的子女或照看者多关注、多提醒。”

把药当饭吃:有老人每天竟吃53种药

北京市宣武医院曾经牵头在我国6个城市的72家医疗机构进行了老年患者药品处方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涵盖了近300万张门急诊处方。在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目前我国老年患者门急诊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到15种。其中,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处方达到15.81%。老年人服用药物的品种是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处方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药品数量每增加一种,潜在不适当用药处方率就会增加4倍。

王育琴说,现在老年人普遍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各种药物。这其中,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有的老年人认为多吃药病才能好,要“小病大养”。其实,“共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目前老年人的共病率已经超过了60%。共病,也就是一个人存在2种或2种以上慢性医疗状况,既包括躯体疾病和老年综合征,也包括精神方面的问题,彼此之间可能互相关联或不关联,都会造成相互影响。

曾经有一位79岁的老先生去医院会诊,他有20年的高血压病史,15年的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病史也都超过10年,左眼有黄斑变性,听力有所下降,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夜尿频繁,检查发现有前列腺肥大的情况,以前还得过痔疮,现在经常便秘,走路时觉得腿部力量不够;最近这段时间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这位老年人按照不同的学科来看,至少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疾病,还有老年退行性关节炎、泌尿外科系统疾病、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此外,还有神经衰弱、失眠等情况。老人到不同的科室开了很多药品,但仍然对医生的治疗不满意,觉得应该吃更多的药。

王育琴说,一个老年人服用几种药品的情况很常见,但也有特别极端的例子:有位老人最多时,每天要服用53种药品。医生提建议,希望他能减少用药,但是老人不但不同意,还非常生气,认为医务人员对他的病情不够重视,剥夺了他治疗疾病的权利。老人固执地认为只有多吃药,才能把病吃回去。“我都不敢想象,他每天是怎么把这么多种药吃下去的。”

担心药物副作用:女儿让母亲用“盐水泡脚”治高血压

有人不吃药就不踏实,也有人吃了药就不踏实。王育琴发现,临床上有很多老年人特别“恐惧”吃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会影响自己的健康,担心有些药品一旦吃了就需要“终身服药”,仿佛被药物“控制”住了,“这也是老年人用药常见的误区。”

75岁的陈阿姨最近患上了高血压,对于她这个年龄的人来说,高血压属于常见病,而且发病率比较高,目前有多种药品可以帮助老年人控制血压。但陈阿姨自己不想吃药,“我听别人说,降压药吃上就不能停,要终身服药,这太可怕了。”不仅陈阿姨这样认为,她50岁的女儿也这样认为。为此,女儿到处找偏方,最后决定让妈妈每天用“盐水泡脚”的方法来治疗高血压。当然,这个办法没有让陈阿姨的高血压得到根治。

王育琴说,药品说明书上都会写明药品的副作用,药品也的确有副作用。但是要科学看待副作用,如果因为可能的副作用不用药,导致病情加重,得不偿失。

除了不敢用药之外,还有老年人存在用药不足的情况。王育琴介绍说,用药不足最常见的就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往往注重补钙,但忽视了补充维生素D;或者在补钙的同时,没有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其他药物。这样用药,虽然每天在补钙,但少了维生素D,钙质难以吸收;只注重补钙,但没有使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些情况都属于用药不足。”

相关新闻——

1/7的老年人死于不合理用药

今年3月,在患者安全全球部级峰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推出全球患者安全第三个挑战——“无伤害用药”,要求在今后的5年内,将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降低50%。在此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一项运动,旨在提高公众对药物使用的安全问题以及对使用更安全药物方面的认知水平。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亿。老年患者一般都有多种疾病,用药多而重复;而且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降低,药物消除减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显示,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报告比例达19.9%,有临床资料表明,服用5种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在6%至8%,服用6至10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将增至40%。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有1/7的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潜在不适当用药是指此类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风险超过预期获益,是一类高风险药物。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可增加老年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及住院风险。王育琴表示,老年人用药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兼顾老年人多方面的特点。

此次修订的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列举了72种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及每种药物存在的风险隐患和评级,并分为35类高风险药物(老年人需避免应用)和37类低风险药物(老年人需慎用)。比如,风险强度高(平均数)的药物有神经系统用药劳拉西泮,风险点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镇静时间延长、健忘、共济失调、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跌倒、低血压、呼吸抑制;心血管系统用药利血平,风险点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镇静、抑郁、嗜睡)、体位性低血压、胃肠功能紊乱;血液系统用药华法林,风险点为个体差异大、蛋白结合率高、过量易致大出血等。医师、药师在临床中可根据药物的风险点和风险强度,并结合老年人的疾病状态,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