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老年教育重新定义幸福晚年

紧跟时代步伐需求逐渐旺盛课程愈发丰富

来源: 银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8日

  半个多月前,当全国都在激烈讨论老人在智能时代下遭遇“窘境”等话题时,银川市委老干部局推出了智能手机培训班,不仅银川老年大学60人的基础班和20人的提高班迅速满员,银川市老干部(老年人)活动中心原定的90人3个班也扩容到160人4个班。

  老年大学报名火爆的专业不仅于此,有些专业甚至在报名时就排起了长龙。相关人士介绍,银川的各类老年大学,一年比一年火爆。

  据银川市政府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银川市辖三区两县一市户籍老年人口共28.78万人,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体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老年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现实状况需求逐渐旺盛

  56岁的于大叔是智能手机培训班的学员之一,两三周培训下来,电子支付、看病挂号都不在话下。这不,刚学会,就自己挂了银川市口腔医院的号。“前段时间拔牙、安装假牙,几个环节下来,连着两三个月周周跑医院,因为不会用手机预约挂号,早晨七点多就得赶去排队。”于大叔颇有些遗憾地说:“还是学晚了,早点学会,少受不少罪。”

  智能手机培训班的火爆不是一个突然的现象,如今银川有越来越多的“于大叔”有接受老年教育的意愿。银川老年大学副校长李子良说,从2011年起,银川市老年教育的需求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走进课堂。在此之前,银川老年大学虽然建成近20年,但真正招收到的学员也仅有450名左右。

  1991年,响应国家号召,银川老年大学成立。初期,银川老年大学仅有80平方米,开设4门课程,学员不足80人。李子良说,之后20年,学员增加了300多人,但从2011年开始便以每年四五百名的速度增加,到2016年,银川老年大学搬到现在的新址时,学员呈现井喷式增长,第一年就招收学员2600多名,之后每年新增学员都在2000名左右。目前,银川老年大学在校学员近8000人,即将满员。

  事实上,各县(市)区、社区老年大学分校及各种老年培训班也都一定程度存在报名火爆的情况:兴庆区老年大学凤凰北街分校刚一成立,就招收学员540多名;金凤区老年大学也是刚成立就超额招生……据银川市委老干部局做的《银川市城区老年人教育学现状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社区老年人现阶段最大的需求是希望上学受教育,占被调查老年人群的37.72%;社区老年人对加强老年教育学习的认知度为63.15%,上老年大学的愿意度为55.42%,对老年大学的了解度为64.73%;子女对父母上老年大学表示支持的居多。

  “受调查的社区老年人中,目前正在上老年大学的比例为9.17%。”银川市委老干部局办公室主任高波说,今年全市各县(市)区、社区新增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21个,学员人数也将随之增长。

  入学动力社交娱乐大于学习

  然而,推动老年人走进老年大学的第一动力却并非是学习,更多的是基于社交、娱乐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的支撑。《银川市城区老年人教育学现状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老年人上老年大学的目的,打发闲暇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分别排前两位,获得学历技能仅排第三位。

  A.通过“上学”融入新的社交群体

  恰到好处的妆容、黑色的旗袍、红色带穗的耳坠无不衬托出优雅的气质……12月16日,兴庆区老年大学凤凰北街分校崇安教学点内,刘凤玲阿姨和模特队的伙伴们紧张地排练着期末表演节目。退休的这几个月,她已经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唱歌、模特、书法等几个班。“退休后猛然闲下来,无所事事很不适应。”刘凤玲阿姨说,老年大学正好提供了一个新的氛围轻松的社交群体,“更何况,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追求。”

  刘阿姨的模特班里年纪最大的已经70岁,是家里儿女给报的名,排练的时候身形和节奏都稍微差一点,但其他学员都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她,这位阿姨学得也很开心:“孙子们都带大了,儿女怕我在家孤单,替我报了名,几个月下来,交了不少朋友,腰不酸腿不疼,精气神都好了!”

  通过“上学”,刘阿姨顺利度过了退休”空窗期“,交到了新的朋友,找到了新的乐趣,“一起商量节目、挑选演出服……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小的摩擦、冲突,但大家都很包容,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过程很开心。现在是基础班,都约好了要一起上提高班。”

  记者走访了解到,从社区、县(市)区到市老年大学,类似刘阿姨所报的模特班,还有唱歌、舞蹈等娱乐性强的课程都十分火爆,往往报名通知贴出半天时间,就能满员。

  B.爱好变本领,初代“老年学员”成老师

  今年68岁的王朵霞每周要给四个模特班上课——两个公益班、两个社区老年大学班,仅石油城的公益班就有近180名学员。和记者聊天时,她笑称自己是“四杯水”:第一杯水是早晨离家时带的茶水;第二杯水是咖啡,上课时提神的;第三杯水是开水,无味但能润喉;第四杯水是家里带来的稀饭,负责中午就着白饼子填饱肚子。最忙的时候,她从早晨7点出门,要连轴转上课到晚上9点。尽管如此,她依旧乐此不疲。

  “我从小就爱好舞蹈,模特步都是自学的。”王朵霞说,十几岁下乡当知青,条件艰苦,但即便割麦子弄得满身是泥,公社有演出招呼一声,她就会想法设法去参加,中间因为开服装店断了几年,但一退休就赶紧拾起来,“我20年前就退休了,那时候老年大学少,就跟着电视自学,自个儿琢磨,在家不停地练,对着镜子自拍矫正姿势,后来慢慢掌握了一些技巧,就加入了模特协会。”为了学习的更专业,10年前,王朵霞干脆只身到北京接受专业的培训。这一趟花了几千元,但她却觉得特别值,因为系统学会了身形、走步甚至排节目等模特表演涉及的各个环节。20年算下来,她为了学模特步已经花了几万元。不同的是,过去她是自己学,现在是带着大家一起乐。

  “虽然名字叫老年大学,但我觉得它存在的意义和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银川寸草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理事长侯俊涛说,该中心以“社创空间”服务模式参与到兴庆区及金凤区的相关社区老年大学的运营中,“我们的初衷和理想状态就是将老年人集中起来,有特长的发挥余热当老师,有兴趣和想学习的当学生,而老年大学特别是社区老年大学,就是为这些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一个相对规范化的自娱自乐平台,还是以满足老年人心理和兴趣爱好方面的需求为主。”

  课程设置需要啥就开啥

  记者了解到,各级老年大学的课程每年都会有一定的调整,但不变的是基于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需要什么就开什么课,而部分新开的课程还与时代特点有很大的关联。

  新开课程紧跟时代步伐

  “goodbye!”12月17日,在银川老年大学,随着下课的音乐响起,66岁的马向东一边将书本收起,一边和英语班的老师、同学们用英文道别。在英语班学习两年多,马向东很自信地说,即便现在一个人到了国外,日常对话,比如问个路、买个东西,已经难不倒他。

  目前,银川老年大学共开设7个大系39个专业,共设置教学班139个。翻看课程表,既有传统的声乐类、舞蹈类课程,也有计算机普及、电子支付、电脑图片及视频制作类、外语类等“年轻化”课程。即便年轻人也会感叹:课程真多、真时髦!在县(市)区、社区老年大学,课程虽然没有这么丰富,但是也都逐步开设了诸如钢琴、计算机、插花、非洲鼓、瑜伽等新兴课程。

  “人们的生活状态在变,老年人的上学需求也更多样化。”李子良说,过去老年大学开设专业,传统课程居多,现在开设新课程,都会提前调查老年人的需求。比如智能手机培训班就与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并融入日常生活有关,英语班则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走出国门越来越多有关。

  马向东的女儿在加拿大定居。老两口之前去国外看女儿,出门要是女儿不陪着,寸步难行。几次下来,他便决定报名学英语。马向东的同学里,大部分是有儿女在国外定居的,也有主要为了学习而来的。75岁的孙玉珍便是其中的一员。她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年纪大了更要学习,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千万不能掉队!”

  孙玉珍上大学时主要学的是俄语,英语只学了点皮毛,在医院工作后,虽然用英语的时间挺多,但也仅限于专业词汇。退休后,学习时间充足的她决定好好研究研究俄语和英语的区别。“学英语三年了,现在全家人在一起都能用英语对话,就是有时候发音不标准会惹孩子们笑。”孙玉珍说。

  一座难求的仅限个别课程

  目前,“年轻化”课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员,但说到热门,还要属声乐类、舞蹈类、医学健身类传统课程。从2018年起,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报道就时常见诸报端,但记者走访了解到,这种情况仅限于个别课程,甚至有的课程还存在招生困难的现象。

  比如老人热衷的唱歌班,报名人数总是居高不下,银川老年大学就开设了18个班,最多的一个班有160名学生,舞蹈班也有5个班,每个班近80人;金凤区老年大学首次招生,半天之内新疆舞、民族舞、合唱类就满员了,还不断有老年人前来咨询。而诸如写意花鸟、工笔画等课程就有点“冷”,甚至报名结束后也鲜有人问津,难以开课。

  这也与《银川市城区老年人教育学现状调查报告》中老年人的反馈相吻合。《银川市城区老年人教育学现状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被调查的社区老年人中,表示应开设课程的前三位分别是文化艺术类、医学保健类、体育健身类,其中文化艺术类占比达到46.42%。“课程呈现这种冷热不均的情况,一方面与老年人文化程度、课程基础有关,但更主要的是老年人基于社交、娱乐需求接受老年教育的心理需求的现实反映。”金凤区委组织部老干部服务中心、负责老年大学具体工作的高主任说。

  《银川市城区老年人教育学现状调查报告》共走访调查了银川老年大学以及两所县区老年大学、6所建在社区的老年大学分校,9所学校目前共有在校学员14000多人,跟30年前老年大学的80名学员相比,人数增加了175倍。在老年大学之外,还有更多的老年人活跃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处。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时代,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搭建与社会交融的平台,让他们有丰富的头脑,有精神的自由,有志趣相同的同伴,或许才是开展老年教育最大的意义。

  马上就评

  桑榆未晚老有所学

  跨年的前两天,兴庆区老年大学凤凰北街分校模特提高班热热闹闹地举行了主题为《相逢是首歌》的期末展演。阿姨们身穿带有古典韵味的旗袍、化着精致的妆容,步步摇曳,风姿绰约,尽显温婉、端庄之余,彰显着新时代老年人美丽与自信的精气神。

  新时代的背景下,老年人对幸福晚年生活也有了新的定位,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条件的充裕,更期冀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走出家门,通过重新走进课堂接受教育的方式,学习新知识、认识新朋友、融入新生活。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社交、求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有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追求,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老有所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涵之一。但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社会各方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老年人对物质、医疗健康等基本层面的需求,忽略了老年人对多姿多彩精神生活的渴望,淡化了“老有所养”精神保障的范畴。

  欣慰的是,在银川,老年人的这种需要和追求正在被看见、被重视。2020年,银川市将多措并举丰富老年人活动场所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中,其中就特别强调要优化银川市及各县(市)区老年大学课程安排,整合场所,提高利用率,增加活动参与人次;拓展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功能,举办音乐、舞蹈、书法等兴趣班,丰富老年人生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城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136个,2020年新增县(市)区、社区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21个,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老年教育的发展进程中。

  从起步的招生难到现今的井喷式发展,银川老年教育用了30年,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地区办学的差距。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着场地不足、师资浪费、“老人”不毕业“新人”难进去等诸多尴尬。让人欣喜的是,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力量都已经尝试着迈出了第一步,比如老年大学下沉社区、比如银川寸草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以“社创空间”服务模式参与到社区老年大学分校的运营中……

  面对渐渐紧迫的老龄化趋势,有人觉得提供普惠性的老年教育势在必行,但也有人认为在学前教育都未能完全保障的今天,大谈老年教育有点小题大做。其实,无论老少,都有学习知识,追求更美好、更高质量生活的权利。而基于传统习惯,老少之间,老人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方。因此,开展老年教育刻不容缓,善待老人不仅是出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孝”,更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