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青岛市市南区文化惠民接地气润泽无声乐民心

来源: 《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5日

   “谁说我们老太太就知道买菜的,我们可是经常欣赏高雅的艺术,接受艺术的熏陶。”龙江路社区居民张玉华笑道。居民家门口欣赏名家油画展,还能动手体验“指尖的艺术”;启动社区音乐厅,把高雅经典艺术搬到社区来……

  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社区成为文化艺术的家园,而新的社区文化形式,也带来了新的社区文化现象,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鉴赏水平、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自己家门口满足了对所爱文化的需求。

  赏油画不用非去美术馆

  近日,江苏路街道龙江路社区服务中心一楼走廊处,不少人正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原来,这里正在展示岛城著名画家蔡葵的油画。“你看这油画画得多美,从光线、脸部形态还有细节等各个方面,真是太美了。”龙江路社区居民张玉华对一幅人物画由衷地赞叹道。张玉华的父亲以前也是学过画的,从小耳濡目染的她多少懂一些,“我们不懂的就单纯觉得看着很美,她还能看出些‘门道’来。”居民李女士笑言。

  “以前要想看油画得到美术馆才行,现在我们在社区就能欣赏到,既能开阔眼界,又能陶冶情操,这种美展可是展到我们心坎里去啦。”张玉华表示。居民赵大选对此也表示非常认同,“以前很少看到这种高雅的艺术,希望以后社区搞更多类似的活动。”

  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社区公益美展”自今年3月份开始推进,覆盖了市南区10个街道的20个社区,“龙江路社区正好是第20站,从9月19日开始展出,一直持续到23日。”

  爱学编织居民常“拖堂”

  除了公益美展,“指尖的艺术”民间艺术展更是让居民在大饱眼福的同时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动手的乐趣。毛绒画、烙画、陶艺、传统手工布艺、金属浮雕、葫芦雕刻、瓢艺和中国结。8种别开生面的技艺让居民在欣赏赞叹之余还学了一手,“之前光知道有卖编织结的,看着也挺好看,就是不知道怎么下手编,现在我都学会编好多东西了。”八大关街道红岛路社区居民、71岁的安玉美边说边展示自己的成果——两只惟妙惟肖的编织蝴蝶。

  “中国结比较难,所以老师就从简单的结开始教,第一节课编手链,第二节课编蝴蝶。”社区居民温静说,大家对编织蝴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架不住居民的热切要求,老师又多教了一节课的编织蝴蝶。”温静说,对于这一课程,居民的学习热情高涨,经常将一个半小时的课拖成俩小时,“上学时最怕老师拖堂,现在全反过来了,学生拖堂。”不过,不同于学生对老师拖堂的深恶痛绝,面对学生拖堂,教授中国结课的薛老师表示很欣慰,自己的学生如此好学,她更愿意教,“这样基本上一个月4堂课下来,来学习的居民都能拿出自己的成果。”

  民间老手艺以后还能学

  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不管是公益美展,还是“指尖的艺术”,他们希望能通过这种形式,满足居民对文化的需求,“公益美展将高雅艺术送到居民家门口,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提高鉴赏水平。”而“指尖的艺术”系列,一方面让居民感受到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一方面也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当初我们选择这8项课程,也有我们自己的考量。”

  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首先这些项目不是普通的歌舞节目,比较少见,有新意,但又都是一些民间老手艺,“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居民可以真正掌握到一些技能。”本着这三个原则,他们最终敲定了这8项课程。

  曲洪波老师的瓢艺作品糅合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上的图案,还刻上馒头、小鱼、海龟等图案,极具本土特色;刘学山老师自创的毛绒画,用纤维板做底板,将毛线铺在纤维板粗糙的一面上,不用胶水,用毛线粘出动物、花卉、风景和人物肖像等艺术作品……欣赏之余,老师们还手把手教授,“从课程开展的状况来看,居民们都非常欢迎,很多人都反映没学够。”既然居民没学够,那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计划适时推进课程,还打算拓展这8个课程以外的项目。”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同时,公益美展也会继续开展下去。

  不出社区就能听上音乐会

  “今天老师选的弦乐四重奏的曲目都非常好听,还接地气,每个月我都会来这里看演出,市南区的文化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赶来听演奏的居民于剑霞说。

  9月24日上午,在中山路街道中山路社区活动室里,百余名爱好音乐的居民正聚精会神地听演奏家们弹奏弦乐四重奏和木管五重奏的经典曲目,并时而爆发出阵阵掌声。据了解,这是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联合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在中山路社区音乐厅推出的第6期专场演出,让居民“零距离”、面对面地欣赏高雅艺术。

  “孩子很喜欢音乐,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弹钢琴,今天正好是周末就带孩子过来学习、欣赏下演奏。”萱萱的妈妈说,她们住在中山路社区,萱萱今年刚刚5岁,每次都带孩子来社区欣赏这种高雅艺术,接受艺术的熏陶。高雅的艺术也吸引了多名“小粉丝”,现场大约有10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认真地听演奏,他们几乎都是这里的忠实“粉丝”。

  “之前就很喜欢看这些演出,听大师们演奏就像是对心灵的洗涤,心情很舒畅,市南区这边的文化活动我经常参加,活动比较多而且接地气。”今年59岁的于剑霞说,以前听大师们演奏得到大型音乐厅,现在直接来社区就能免费听到,特别方便。据了解,现场除了老少“粉丝”,还有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从城阳早上坐车赶来听演出。

  “今天演出邀请的是青岛交响乐团成员,通过弦乐四重奏、木管五重奏的形式,为大家带来《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土耳其进行曲》等经典曲目,演出之前我们会根据社区居民和听众的意见来安排演出内容。”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刘丹介绍,今年4月30日,社区音乐厅在中山路社区启动,首期邀请“一天秋”丝竹乐舍,由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青年指挥家、笙演奏家郭亮向观众讲解器乐特色和乐曲含义,让社区居民第一次“零距离”、面对面地欣赏高雅艺术。在接下来的几期演出中,还有专业教师现场传授考级攻略,让现场民乐爱好者学到了实用考级技巧。

  据了解,自今年4月份开始至12月份,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创新文化服务方式,联合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在中山路社区试点打造“社区音乐厅”,在每月月末的周六上午定期举办“丝竹琴瑟”、“艺术之路”、“管弦雅韵”、“戏曲杂谈”和“最美和声”等五大主题、9期演出与鉴赏活动,目前已举办“丝竹春趣”、“向经典致敬”、“指禅心语”等演出。

  据介绍,把“社区音乐厅”作为大众文艺娱乐、音乐艺术教育、居民休憩赏乐等民众喜爱的场所从事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文化服务“零距离”、社区化、亲民化和常态化的有益尝试和创新。今后,“社区音乐厅”将继续根据居民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将高雅艺术与居民的文化需求紧密结合,加大文化惠民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