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上海长宁区建设国际社区学习圈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来源: 上海市长宁区学习办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6日

   在国际化的大潮中,越来越多居住在城市社区里的“洋居民”成为中国城市社区教育中的增发对象。

  上海市长宁区是文化资源相对丰富、国际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相对富裕的区域。目前上海市1/3的驻沪领事馆、1/5的境外常住人口集聚在此。紧扣“国际城区”的区情与人文特点,长宁区着力打造“国际社区学习圈”,不断提高“洋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同度、参与度。

  由于国际社区中的外籍居民在生活习俗、文化背景、政治观点、个人信仰、利益取向、兴趣爱好上存在差异,加上语言交流的困难,使他们无形中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与社区产生了一定隔阂,他们生活、情感、事业等多方面需求也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为了使社区教育不出现死角,长宁区社区学院从区情出发,积极开展面向“洋居民”的社区教育。

  “国际社区学习圈”项目建设以社区教育为抓手,以中外文化交流为纽带,打造“人文特色鲜明、艺术气息浓郁、文化格调高雅”的国际社区氛围,吸引外籍居民参与到社区教育的大课堂中,提升归属感,使他们进一步融入社区,服务社区。

  通过此项目,长宁区对如何在国际社区中推进社区教育,提升外籍居民的归属感形成了初步的有效经验。

  一、以中华文化提升社区教育吸引力

  通过先期调查,发现社区内的外籍居民尤其是那些全职太太,平时空闲的时间很多,他们也很希望了解和学习一些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为此,长宁区选择富有内涵和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吸引外籍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切入点,并根据调研中外籍居民的反馈,对原来在国际社区中开设的社区教育课程进行了整合改进,对受到他们欢迎的国画、书法、编织、中国菜烹饪、学说中国话等课程予以保留,同时新开设了太极拳、茶道等课程,聘请有较高业务能力,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家、老师为学员们上课。

  但是,课程开设后,由于部分国际社区内不允许张贴招生海报,许多外籍居民看不到开课信息,除了原有学员,报名的人并不多。为了提升课程参与率,组织者根据住户信息,进行电话通知,不仅让外籍居民了解了社区教育信息,也感受到了诚意,愿意走进课堂听讲。在电话联系过程中,有些居民还提出自己没有太多固定的时间,而且也不知道课程是不是适合自己,为此,组织者根据实际需要,对书法、太极拳等课程进行了调整,开设音乐、戏曲等讲座,内容如江南民乐的魅力、昆曲入门、京剧彩装等,考虑到外籍居民的语言交流困难,将简单的知识介绍和大量的表演示范相结合,易懂易接受,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中外学员的自发组织下,虹桥街道古北民星艺术团应运而生,融汇中外文艺爱好者,包含“民星”舞蹈礼仪队、合唱队、朗诵队、东洋乐器民乐演奏队、戏曲队、老外“民星”管弦乐队、小“民星”文艺队等七个学习和展示项目。在“昆曲微课堂”上,约30人的学员队伍中有各路“潮人”,奇装异服赶来学戏曲的不在少数,其中还不乏外籍人士,连保加利亚驻沪总领事白爱琳女士、保加利亚参赞夫人,期待体验中国传统戏曲。

  与此同时,组织方还利用中国传统节庆和纪念日,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推广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在春节举办“写春联迎新年,包饺子庆团圆”活动,邀请外籍居民到中国居民家作客,包饺子,写春联,感受中国的节日氛围;在元宵节邀请外籍居民赏灯,包汤圆;在端午节学习包粽子,做香袋;在中秋节举办中秋联欢会,组织“洋太太”和“洋小孩”学习制作和品尝月饼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向外籍居民展示了中国文化和民俗的魅力,使他们产生了更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愿望,增加了社区教育的吸引力。

  二、以异国文化提升社区教育亲和力

  在学习圈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外籍居民希望能在异国他乡听到自己国家的音乐、看到自己国家的艺术表演。为此,在向外籍居民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组织者也根据我们街道国际化的优势积极寻求资源,进行外国文化的展示活动,形成中外文化、民俗知识的交流。虹桥、周桥等国际化程度高的街道联合长宁区虹桥办、文化局于2009年举办了为期半个月“黄金城道国际风情节”,邀请了俄罗斯舞蹈团、阿根廷合唱团、非洲鼓乐等进行展示。2010年,又利用世博会的契机,举办了“世博手牵手,音乐无国界”系列展示活动,邀请了英国社区音乐大师彼得•摩萨与社区中外居民开展社区音乐、舞蹈互动;美国格莱德纪念教堂合唱团、墨菲-科默福德舞蹈团、香缇克利尔男声合唱团进行广场演出;还有“世界名校大联欢”活动成员牛津大乐团、哈佛无伴奏合唱团、亚力山那大学竖琴乐团进行社区音乐展示。2014年结合社区学校分校古北市民中心的建立,配套开展了系列的中外文化课程和展示活动,使社区居民有机会欣赏和了解外国的文化,也使社区教育增加了“国际化”内涵。最关键的是活动让社区内的外籍居民看到了自己国家的音乐、舞蹈,使他们增加了对本社区的亲切感,为他们能主动走入社区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中外文化教育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以亲子活动提升社区教育参与度

  “洋小孩”既是外籍家庭的主要成员,也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对象之一。很多外籍居民家庭对社区举行的其他活动兴趣不大,但对于有小朋友参加的一些儿童或亲子活动却很有兴趣。抓住这一特点,社区利用富有特色的亲子活动,激发更多家庭参与进来。通过举办“迎世博,庆六一——中外儿童亲子游园会”“儿童华文夏令营”“印象世博——古北黄金城道杯国际儿童街头绘画友谊赛”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小朋友及家长的踊跃参与。社区还组织外国小居民排练音乐剧、器乐合奏等节目参与社区文化演出,在他们演出的同时,家长也融入到了社区文化教育活动中,间接提升了外籍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参与度。

  四、以特色沙龙形成社区教育学习圈

  通过社区教育推进,组织者发现随着一门课程的不断深入,学员会逐步减少,为外籍居民设置的课程由于人员的流动、课程内容的深入、语言交流、教学方法等问题更容易导致学员流失。学员中井太太就表示自己很喜欢国画,但是要带孩子、做家务,固定的上课时间让她参加有困难,而且课程越上越深,无法完全理解老师的话。根据学员的反馈,社区对单一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开设“洋太太”国画班、插花班、香道班等试点,将班级变成沙龙式的学习圈,从一教一学的授课形式到学员的定期聚会交流,由沙龙成员协商合适的活动时间,平时以学员相互交流、学习为主,辅以老师不定期指导,使学习的形式更自由、学习氛围更轻松,外籍居民将沙龙作为学习的平台,作为交流聚会的平台,大家的学习热情也极大提高,一批外籍学员特色沙龙由此形成。

  通过“国际社区学习圈”项目的推进和实践,长宁区形成了适应外籍居民需求的社区教育形式,把学习变成了一种日常的快乐行为,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了社区教育的参与率和普及面。未来我们会延伸“国际社区学习圈”的范围与影响力,更好地服务社区教育对象,更好地做好政府配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