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杭州市下城区社区教育“民家工作室”评审会举行 14个申报项目各有“独门绝活”

作者:陈显婷 陈雅娟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5月12日下午,2017年下城区“社区教育1050工程---民家工作室”现场评审会在宝善宾馆举行。

  记者了解到,在前期街道申报推荐的基础上,下城区社区学院对各申报单位进行了专业指导和材料的初步审核,并对初步审核通过的14个民家工作室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走访,从核心人物综合素养、团队特点、团队管理、社会影响及特色亮点等方面对各个民家进行综合考量和打分。

  参与评审的专家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谢国东,副秘书长张竺鹏,浙江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金仁康,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程晓建,杭州市教育局职成处副处长葛良画,杭州市教研室主任汪国新,下城区社区学院院长伍卓凌等11位专家组成,对14个参与2017年申报的民家工作室进行现场评审。

W020170515736229386246.jpg

评审现场

  据介绍,2016年,通过下城区全区社教人共同努力,被评为“浙江省学习型城市”称号,同时组织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还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离不开下城区社教人对区域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的树立。

  自2016年下城区推出“社区教育1050工程”以来,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并激发了我区学习型组织的提升和智造,进一步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1050工程”是通过公开评审,从全区优秀民间组织或个人中,评选出10个成立下城区“民家工作室”,50个作为精品学习型社团。此项工作被列为2016年下城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项目。

W020170515736229407959.jpg

专家提问

  今年新一轮的民家即将产生。记者在评审会现场了解到,这14个申报的民家工作室各有自己的独门绝活,比如吴素莲团队的剪纸社团、宋月珍团队的盘扣技艺传习馆、蒋明团队的旗袍制作工作室、陆小玲团队的邦达太极文化工作室、郑芬兰团队的小巷讲堂等等,都十分有特色。杜传富团队的小桥流水文化公馆项目也是其中之一。

  在杭州流水西苑27幢,每周三下午,都会有个72岁的老头儿说评话。他敲起三巧板,望佛桥、阿唐嫂、造六和塔、胜文长吃白食等等有趣的杭州老底子故事信手拈来。每一回,都令人拍案叫绝。

  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是杜传富,是“小桥流水文化公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热昏的传承人。今年2月,流水西苑社区正式开展了“小桥流水文化公馆”活动项目,这是街道2017年“社区一家”公益创投项目之一。在公馆里,杜传富从民俗的角度向所有人讲述杭州老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极具韵味的老杭州。

  那么,什么是“小热昏”呢?据小桥流水文化公馆项目负责人汪一茗介绍,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吴语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一种马路说唱艺术。

W020170515736229414952.jpg

杜传富现场表演小热昏

  汪一茗说,68岁的时候,杜传富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志华“小热昏”为师,四年时间,他已经可以自己收徒弟了。“杜老师在街道文化生活体验馆和社区开展了非常多的免费的少儿小热昏学员班培训,他对小热昏的热爱已经到了极致。”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参加电视台、区、街道、社区的表演,获得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优秀展演奖等多项荣誉。

  杜传富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至今和老伴住依然在流水西苑,河罕上45号。他用非常正宗的杭州话告诉记者,他生在这儿长在这儿,非常有感情。“老底子河罕上,共有7家茶馆,其中一家名家“长兴圆茶店”的就是我爷爷开的。”当杜传富还是小伢儿的时候,他就待在茶店里,看着不少人喝茶听评话,这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W020170515736229429434.jpg

张斌·丝网花展品

  如今,每周三上午9点-10点,流水苑27幢底层的“小桥流水文化公馆”说评话节目都会如期举行,不收任何费用,免费听。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是杜传富的精力非常旺盛,除了定期到社区文化公馆里说评话,他还坚持将记忆里杭州老底子的故事整理出来,供人们了解杭州的文化。

  记者看到杜传富手上拿了厚厚的一沓手稿,问起数量有点惊讶,“目前已经整理了20多个老故事,我的目标是50个,全部整理完之后,准备集结成册。”记者仔细翻看了每一篇由他手写的老故事手稿,工工整整,一字一句很是走心,不禁对他的记忆力和钻研精神颇为敬佩。

  “杜老师每天晚上7点准时上床睡觉,凌晨2点钟起床整理故事,而且全是手写,可要知道,他小时候父亲长期卧病在床,照顾家的担子由他挑,因此荒废了学业,只上了2年级。”汪一茗说,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写故事,不会的字就问身边人,从不松懈。

  另外,记者了解到,除了说评话、传承小热昏外,杜传富还很喜欢收集锣和古书,来自全国各地的这两样东西已经摆满了他家。

W020170515736229431172.jpg

蒋明·旗袍展品

  新闻延伸

  14个民家工作室申报团队代表人物和项目情况

  朝晖街道——谢寒——集雅传声器乐活动中心

  创建亚洲第一支老年巴扬手风琴乐团。将“充满爱心、传递快乐”的理念融入到居民文化生活中,在人们心中构建起音乐艺术的“爱心乐堂”。为社区打造“乐寒一站式音乐文化综合服务平台”。

  培养的弟子多次在国际国内手风琴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朝晖街道——吴素莲——剪纸社团

  她是杭州市民族民间艺术家、首届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她的泼染剪纸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冮南剪纸的地域特色。

  朝晖街道——解勇君——谢老师健身工作室

  作为社区体育指导员、杭州市功勋志愿者、大木桥社区健身气功站站长。解勇君一直以弘扬传统健身气功为己任,致力于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的教授和推广。

  武林街道——宋月珍——宋月珍盘扣技艺传习馆

  “传习馆”不定期进行讲座、雅集和公益体验课活动。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宋月珍设计完成了西子宾馆、西湖国宾馆等G20峰会礼仪服装20款盘扣设计与制作。

  长庆街道——蒋明——旗袍制作工作室

  蒋明老师,杭州著名旗袍设计师,蒋氏旗袍技艺传人。多次为国家大型活动制作礼服: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制作了青花瓷礼服和玫瑰红盘金绣礼服;2015年为在乌镇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制作礼服。

  长庆街道——张斌——三和交流社丝网花社团

  是浙大御跸社区御跸社区三和交流社丝网花社团的老师,业余时间学习了丝网花的技术,并不断创新和发展。她为人处事热心真诚,乐于助人,默默奉献,虽然她自己身体不是很好,但是还是利用自己的特长做公益。深受居民的喜爱和尊敬。

  潮鸣街道——梅兰钦——潮邻益家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他们是首家由项目社工注册的社会组织。梅兰钦成为了首批由专职社区工作者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转型的社工,并成为了该机构负责人,团队带头人。

  天水街道——陆小玲——邦达太极文化工作室

  自2015年6月邦达太极文化工作室成立以来,每天坚持6点30分在健身广场开展锻炼,为了充分体现太极文化元素,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通过将太极和社区其他文化融合,创造性的打造了几个精品团队。

  天水街道——董敏诚——帼立艺术团

  他是浙江省科学健身巾帼示范员,他所创办的帼立艺术团成立于1989年5月,下设腰鼓队,健身队,舞蹈队三支队伍。董老师在带领团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制定和完善了团队的相关制度,在全市同级团体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文晖街道——杜传富——小桥流水文化公馆

  师承周志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热昏的传承人,在街道文化生活体验馆和社区开展了免费的少儿小热昏学员班培训。多次参加电视台、区、街道、社区的表演,获得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优秀展演奖等多项荣誉。

  石桥街道——俞宸亭——桐荫堂书院

  中国青年作家学会副主席,国家二级作家。其创办的桐荫堂书院,多年来承接各类文化课题和项目,撰写文本,编写书籍,积极发挥桐荫堂在城市建设、城市文化领域的智力支撑作用,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咨询。

  东新街道——郑芬兰——小巷讲堂

  土布纺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从事土布纺织技艺及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在非遗的保护及传承发展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效,在传承和普及土布纺织技艺的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东新街道——陈红娟——红娟红娘工作室

  为更好服务社区居民,切实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5年来主动为忙于工作的社区单身男女创造机会,创造条件,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相亲、交友平台,为建设和谐的西文社区略尽绵力。同时开展家庭关系指导讲座,调解解决家庭纠纷,受到居民们的好评。

  武林街道——章怡青——章怡青浙派古琴传习馆

  九三学社社员,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霞影琴馆秘书长,中国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琴会理事,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古筝研究会理事。章怡青长期致力于古琴教学,传承中国民乐,已授数百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