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推进全省社区矫正中心示范点建设有成效
今年来,平湖市司法局以建设全省社区矫正中心示范点为目标,以“建好、管好、用好”为抓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建成了核心区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社区矫正中心,为有效管控好650名在册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强大支撑。
一、突出功能发挥,打造立体化指挥中枢。一是强化中枢。配强一线执法力量,局矫正科和执法大队在“中心”集中办公,履行执法监管、教育帮扶等职能。市镇两级配全视频会议终端系统,指挥中心利用系统开展集中教育培训、动态分析研判、巡查监督、应急指挥等工作。今年以来已开展此类工作73次。二是细化延伸。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制订工作方案,初步理清“四项纳入、四个机制”工作脉络,把社区服刑人员管控工作纳入全市大防控工作体系。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沟通协调,健全联席会议、沟通反馈、联合执法等机制,有效衔接审前调查、监督管理等工作。上半年,组织联席会议5次,开展联合执法活动8次。三是深化拓展。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延伸到村社区,全面建立标准化村社区矫正工作站。 工作站协助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日常信息核查、走访帮教、信息反馈、社区服务等工作,建立起社区矫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信息化管控体系。一是日常监管智能应用。全部配备执法记录仪,以视频动态记录入矫宣告、审前调查走访等工作,以智能化手段规范执法流程。全面实施手机定位监管,“司法E通”24小时在线监管,全面开展电话核查,有效防止人机分离。二是信息平台实时共享。建立起纵向上达省、嘉兴市、下通各镇街道,横向与检察院、公安局等实现信息共享的信息化网络格局,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和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及时掌握新增社区服刑人员和解除社区矫正人员名单,实时核查社区服刑人员违法犯罪情况。三是刑罚执行网上运行。依托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推行社区矫正网上执法,建立“台账网上建、审批网上走、文件网上交”的管理机制。今年网上执法审批共办理警告审批88起,外出请假审批21起,撤销缓刑审批12起,提高了社区矫正执法的便捷性和时效性。
三、注重分类施矫,建设多元化教育平台。一是常规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每月28日开展集中教育,组织入矫教育和训诫教育,并对女性、青少年等特定群体,赌博、毒品或交通肇事等同类犯罪人员,开展分类训诫教育。二是集中教育与在线自学相结合。“中心”年初制定教育计划,同时编制“授课菜单”。建立网上网下互为补充的教育学习机制,全面推行网上在线教育, 社区服刑人员通过电脑、手机APP进行网上自学。三是教育矫正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组建心理咨询师团队在“中心”值班,心怡心理咨询服务社服务在“中心”设服务点,对经评估需要心理干预的进行个案跟踪治疗。目前已对17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个案跟踪治疗。
四、坚持党建引领,完善社会化协同机制。一是借助党建力量。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党建引领范畴,争取组织部门重视,与市党员志愿服务中心合作开展“红色同心圆·回归阳光路”活动,组织360名党员志愿者与辖区内292名社区服刑人员结对,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帮扶。二是整合部门力量。组织民政、人社和工、青、妇等部门力量入驻“中心”,开展了“提升技能提供信息”“关爱矫正女性”“关爱明天”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行为矫正等服务项目。三是发挥专业力量。培育社区矫正专业社会组织,建立专业社区矫正社会组织--正圆社工服务社,探索专业人做专业事。探索社会组织引领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工作机制,为5家社会组织推荐社区服刑人员志愿者74名,促进社会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