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合肥蜀山区稻香村街道:坚持“三四五六” 全面建设精彩稻香

作者:周坤 陈旺胜   来源: 江淮晨报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4日

每年寒暑假,志愿者免费为辖区儿童教授书法.jpg

每年寒暑假,志愿者免费为辖区儿童教授书法

尽管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但蜀山区稻香村街道的气排球活动室里气氛热火朝天,一群退休老人们正在这里激情澎湃地打排球。近年来,稻香村街道“坚持三个到位、突出四项教育、建设五大阵地、打造六支队伍”,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让居民按照兴趣充分享受社会教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教育体系。

“三个到位”,构筑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为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让社区教育工作更加规范有效运转,稻香村街道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任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从组织上确保社区教育稳步推进。

其次,街道还完善了社区教育管理和保障机制,先后投入30多万元改善基础建设。目前,街道社区教育学校面积达300多平方。

为提升服务能力,街道重点打造了黄山路社区青少年教育基地、朝阳社区学习型家庭教育基地、金寨南路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基地和望江西路社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4个各具特色的优质基地。

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街道与社区、辖区大中专院校、中小学签订了综治责任书,加强日常的安全保卫和监督检查。

“四项教育”,提升社区教育工作成效

在稻香村街道,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适合的课程,社区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个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教育。

针对青少年教育,稻香村街道组建了以“五老”为骨干,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队伍;针对育龄群众教育,街道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计生教育活动;针对就业人群和特殊群体教育,稻香村街道结合网格化管理,为符合条件的有就业愿望的人员进行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针对老年人教育,街道依托老年学校、老年活动室开办了书画、艺术等各种类型培训班,成为老年人的教育活动乐园。

“五大阵地”,保障社区教育服务需求

建设学习教育阵地、社区实践阵地、宣传教育长廊、文化活动广场和科普教育基地,保障社区教育服务的需求。

稻香村街道区域经济繁荣,科教资源雄厚,街道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各类资源,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目前,已形成了横向联结、纵向沟通、资源共享的教育网络,实现一个场所、多种功能,促进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效益最大化。

搭建文明学校、老年学校、道德讲堂、家长学校、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学习教育阵地,邀请专家、教师为居民授课;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这一优势,与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联合设立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搭建稳固的社会实践平台;街道、社区共投资5万余元在群众休闲、驻足的地方制作宣传栏,安排专人及时更新教育内容。

同时,目前街道拥有健身房、多功能活动室、星光老年之家,残疾人康复活动室等800多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所和5000多平方米的社区广场。成立了5个社区科协和2个科普示范基地,组建了科普志愿者队伍。

“六支队伍” 倡导社区教育共同参与理念

在社区教育管理者队伍建设上突出一个“促”字,鼓励街居干部职工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在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上把握一个“优”字,从学校选聘优秀的教师,为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社区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寻求一个“多”字,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邀请专家、岗位能手授课;在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上强调一个“广”字,通过多种形式广招社区教育志愿者,构建社区教育工作“一居一特”的新格局。

在社区教育课题研究队伍建设上定位于一个“精”字,要求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师不仅具备社区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群众工作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协调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在社区教育民间组织队伍建设上注重一个“乐”字,目前,各社区都组建了自己的民间队伍,包含了书画、舞蹈、戏曲、门球等文艺、体育、娱乐、休闲类组织。

如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让稻香村街道成为了社区居民文化活动中心和教育高地。在今后的工作中,稻香村街道将继续立足社区,服务居民,不断丰富社区教育工作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