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市宝安区中德(欧)产业合作总裁班第八期 圆满结业
5月24日,由宝安区职业训练局(城市学院)举办的中德(欧)产业合作总裁班第八期总结分享会在宝安区优创空间圆满举行。宝安区职业训练局(城市学院)党组书记、局(院)长贺泉龙及15名中德(欧)合作总裁班第八期学员参加会议。
获悉,宝安区举办中德(欧)合作总裁班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德(欧)产业合作交流,总结中德(欧)产业合作先进经验,促进宝安区产业人才发展,帮助宝安企业家拓宽国际视野,启发创新思维,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及联系对接当地企业和资源支持,促进宝安企业与国际接轨。
在分享环节中,总裁班学员们展开了一场经验丰富的总结交流,学员逐一发言介绍赴德学习经验,他们纷纷表示,赴德学习加深了自己对工业4.0的理解认识,看到了“德国匠人”认真负责,精通职业技术,同时富有创新精神。感谢区职业训练局组织本次行程,自己收获满满,所学所感对日后的企业经营和运作大有裨益。记者了解到,学员陈乐雄在学习过程中,还与当地的项目“水上农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未来将把模式技术引进回国内发展。
据悉,第八期学员在此次学习旅途中,重点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中荷企业家投资贸易论坛,考察荷兰鹿特丹物联网中心,拜访德国马格德堡市经促局和市工商大会,深入学习研究德国企业经营管理战略,了解当地投资与国际合作机会,与宝安区企业在工业4.0、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强合作交流;同时推介深圳宝安营商环境,打造宝安企业家形象。
总裁廖睦群学习归来表示,领略了异国风情,心情是舒畅的,观看了汉诺威工业展感觉是焦虑的。德国工业技术的强大,让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差距。德国的匠心智造精神、精细化管理、团队协作能力都值得我们企业学习和借鉴。宝安作为深圳的制造大区、产业大区,智能制造强区,积累了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广泛强大的产业配套,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核心和重要的经济支点,未来的宝安智能制造、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不断地涌现和发展。要成为智创高地,借鉴和学习德国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直接的。“多向德国学习必将对宝安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先行期的建设,全面对接德国工业4.0,显得非常重要,也可见区委区政府推动的中德产业合作总裁班的举办意义非凡”,廖睦群这样说道。
贺泉龙谈到,按照宝安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区职业训练局(城市学院)精心组织的中德(欧)产业合作总裁班,就是帮助学员搭建起一座向德国学习,与德国交流,和德国合作的桥梁,为宝安企业的发展打开了一扇进步之窗。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宝安第一课”培训工作,并现场呼吁企业家们要积极参与其中,鼓励员工抽时间参加所属社区举办的“宝安第一课”培训活动,希望用心帮助员工进一步了解更多安全文明知识,让他们能够在宝安这块热土上更好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
据介绍,中德(欧)产业合作总裁班目前已成功举办了8期,通过“交易先交心、交心后合作、合作后扶持、扶持后互助、互助后共进”模式,共培训学员112名。宝安区职业训练局把组织宝安区优秀企业家赴德国深入德国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德国工业4.0战略作为该局重点工作之一,并以区委姚任同志“我们把做高端制造业企业家当成心肝宝贝”为服务理念,进一步推动中德产业合作交流,总结中德(欧)产业合作先进经验,促进宝安区产业人才发展。第九期、第十期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中,致力于宝安区“深圳质量,宝安制造”的目标建设。(作者单位:宝安区职业训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