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宁波北仑区:“一带一路”系列课程走进假日学校

作者:郑海波   来源: 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7日

8月2日至8月4日,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成校三山假日学校迎来了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甬创丝途”实践队,他们为同学们带来了为期三天的“一带一路”系列课程。在三天的课程中,实践队志愿者精心设计了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英语、音乐、美术等课程,让同学们对“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沿线国家的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对家乡宁波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唤起新生代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情,为将来他们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上的主力军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

童心稚笔连成“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课程正式开课的第一天,志愿者陈琪和陈圆圆为同学们带来了图文并茂的趣味英语教学。

上课伊始,两位老师向同学们布置了“‘一带一路’连连看”小任务。一张世界地图缓缓铺开,在广袤的亚欧大陆上,散落着数十个分散的点,同学们拿起铅笔,按照字母顺序将地图上标注的点一一连接成线,绵长的丝绸之路跃然纸上。“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条连线像什么?”,陈圆圆老师指着地图上的连线问道。“丝带!”“那你们知道它在英文中读作什么吗?是‘belt’。来,大家跟我一起读——‘b-e-l-t’‘belt’。”“‘b-e-l-t’,‘belt’。”“那么‘一带一路’就是‘One-Belt- One-Road’。”“One-Belt-One-Road”,同学们大声地跟读道。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地观察老师下发的世界地图。他们通过老师留下的线索,仔细地勾勒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突然,有一个同学惊奇地举起手说:“老师,我发现‘一带一路’上还有我们的家乡宁波!”“是呀,在古代,宁波就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港口,而现在,宁波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很重要的一点呢!”,陈圆圆老师告诉小朋友同学们。听闻家乡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同学们恍然大悟,脸上情不自禁地泛起自豪的笑容。

“一带一路”系列课程走进假日学校1.jpg

“一带一路”系列课程走进假日学校2.jpg

歌声画笔畅想“一带一路”

“瓷器瓷器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中西文化聚宁波,聚宁波聚宁波......”悦耳动听的儿歌声缓缓从课堂中传出,这是志愿者钱寅灵正在给同学们教唱《一带一路到宁波》。一开始还大声说着不愿意唱歌的同学们,当伴奏响起的时候,都跟随着小钱老师的歌声一起打节拍,个个唱得有模有样。“同学们都很聪明,听了几遍就会跟着伴奏唱了!”小钱老师在课程结束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同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特色,实践队志愿者姜燕老师指导同学们设计中国的旗袍和印度的服装。拿起画笔,回想刚刚老师提到过的各国服饰特点,同学们纷纷开始埋头进行创作。“这朵小花画这里!”“这里用红色的!”“我们要不要在中间画一条丝带呀?”同学们一边火热地讨论着,一边认真地涂着色。看到同学们精心创作出的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时,小姜老师感慨地说:“这些同学们想象力特别丰富,创作能力也很强,这一点也许是我们很多大学生都比不上啊。”

大手拉小手踏遍“一带一路”

在印度尼西亚,人们指人或物都只能用大拇指,因为信奉伊斯兰教,他们从来不吃猪肉;新加坡的物价很高,一个车牌需要30万……在课堂上,实践队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带领他们推开了这些国家的文化之门,带领同学们饱览“一带一路”沿线的美丽风光,认识了泰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国旗,欣赏了各国的特色美食,听着实践队志愿者精彩的讲解,小朋友都睁大了双眼,心中充满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探索欲望。课后,一位女同学还悄悄告诉实践队志愿者,她长大后想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去旅行,把家乡宁波的特色文化推广到全世界。(作者单位: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成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