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四川:【龙泉驿区】社区场景营造论坛

——公园路社区“活力Team”学习型两委开展社区治理《对话》第一期活动

来源: 龙泉街道公园路社区教育工作站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8日

  8月26日上午,在区社教中心的指导下,龙泉街道公园路社区“活力Team”学习型两委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就社区如何立足社群商业生态在社区新办公会议室开展主题场景营造多方对话活动,活动邀请了社区规划师吴银涛博士、成都东盟学院的高德武副教授、社群研究院创始人敏姐、市集策展创作人邹昀希四位各个领域的专业老师,受邀专家和社区各学习型团队负责人共23人参加此次活动。

  上午9:30,《对话》活动拉开帷幕,首先,社区党委书记李洪梅表示,主题社区场景营造要立足成都市六大(国际化型、运动健康型、文化体验型、智慧科技型、低碳生态型、韧性安全型)主题社区类型,同时结合大运会之优势,吸引社区居民、辖区商家、驻区单位等多种社会资源的全程参与,如何凸显“一社区一主题,一社区一特色”,为“一片一环多点”的主题社区布局结构贡献力量至关重要。

  高德武副教授表示,主题社区营造离不开文化的积淀和提炼,要充分挖掘社区主题文化内涵,着力推动城乡社区地域、生活、情感、价值、生态等要素融合,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共同体,实现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公园路社区依山傍水,以“睦邻”文化品牌为顶层设计,具有先天优势,前期的铺垫工作比较扎实,可站在文艺的角度对已有的文化内涵再加工、再提炼、再创造,实现文化到文创的转变。

  吴银涛博士表示,公园路社区去年被评为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充分说明社区主题文化顶层设计的正确性和实践性,按照社区“一站三中心”的未来规划,一是筑景,要关注小众化需求和痛点需求;二是引流,要发挥产业功能和定位;三是造势,要实现从造功能到搞活经济的转变,四是兴业,依托微基金,加快区域经济流动,促进产业升级。

  社群研究院创办人表示,社群打造是空间和时间的集合概念,一是要依托空间基础条件,深刻把握时代主题,通过宣传引导,建立个性化的艺术圈子,举办如“体验店长”等具有传播力的年轻化活动,为社区空间打造注入人文和内涵,二是要从做活动、想内容上下功夫,善于发现年轻人的喜好,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制定出台扶持机制,帮助他们打开参与社区治理的大门。

  锦里新青年代表邹昀希表示,一是培养有气质的核心人,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契机,吸引志趣相投的一群人,让社区场景有热度。二是社区市集以生活化为主,辐射周边三公里,突出点位枢纽作用,充满烟火气。三是重视活动频率,设计固定时间、不同主题的市集活动,持续发力,将社区市集文化根植于居民心中,形成良好的带动效应,激发社区活力。

  “活力跑团”成员代表表示,从受众群体角度找自身需求,打造既舒适、开放、有吸引力,又有一定私密空间的社区场景,采用邀请共创+场景设计的模式,建立居民不同的圈子文化,讲述一些团队故事,实现人与场景多重交互式体验。

  本次对话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主题社区建设,统筹考虑社区资源条件、居民需求、空间设计等因素,充分发挥社区规划师、社区营造师等专业作用,针对激发居民主体活力,动员社会力量全面参与主题社区营造等方面进行了热烈探讨、智慧碰撞,有效的谋划了公园路社区未来发展之路。

1598583647571020.jpg

活动现场

1598583933788317.jpg

新青年代表发言

1598583968209459.jpg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