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蒲江县社区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四月春光明媚,蒲江县社区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助推蒲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爱心音乐培训
“范老师,您终于来了。”“范老师,你上次教的曲子,我每天都在练习,我已经会唱了,待会儿我就唱给您听……”4月1日,四川音乐学院教育志愿者刚到甘溪学校门口,就被孩子们簇拥着一路欢声笑语走进教室。甘溪学校一直缺音乐教师,在国际友人浜本乡一先生的关注下,“音乐翅膀”民乐社发起人许智美和美中国际教育集团主动联系四川音乐学院范琨明老师和部分川音志愿者,每个月到甘溪学校义务为孩子们进行音乐辅导。古筝、二胡、打击乐、琵琶、笛子……伴随着现场的民乐声,学生们开始了本月的音乐培训活动。“爱心翅膀”民乐社活动主要是让农村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有机会得到好的教育资源,让民族乐器得以更好的传承,并有可能更多地走向世界。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教育志愿者再次做出了承诺,用他们的爱心为乡村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
▌猕猴桃技术培训
4月6日,复兴乡猕猴桃协会邀请四川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师到复兴乡开展栽培技术培训。来自复兴乡猕猴桃协会核心会员近15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乡猕猴桃协会会长张大开对协会的管理和发展作了简要讲解。县猕猴桃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周嗣琨对猕猴桃的春季管理进行了技术上的指导。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所长、四川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栽培训技术顾问崔永亮博士,对当前猕猴桃的病虫害防治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现场解答了参培人员提出的猕猴桃种植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乡社区教育学校发放《农事记录手册》150份。参培人员签定了《复兴猕猴桃协会核心会员种植承诺书》,承诺禁止滥用农资、严禁早采、按照协会五统一管理种植。参会人员反映这次培训真是及时雨,正好能指导当前的猕猴桃种植管理,为今年猕猴桃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村民变景民项目培训
4月14日,光明乡社区教育学校紧紧围绕创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目标,实施樱桃山“村民变景民”培训提升工程,组织召开食品安全、礼仪服务等综合培训会,农家乐业主、服务人员共计83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食药监居左科长就餐饮服务规范要求、农家乐食品购买储存、加工等安全知识进行培训。县职业中学教师-刘贤英就如何站在顾客的角度,搞好接待服务,满足顾客的心里和需求等接待礼仪、技能技巧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要求餐饮从业者站注重细节,最大可能地为游客提高优质满意的服务。最后,乡党委副书记张贤丽从诚信经营、合理收费和环境打造、景区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部署了樱桃节期间农家乐相关工作,希望大家做好樱桃节前的各项筹备工作。此次培训,樱桃山农家乐业主、服务人员和社区居民增强了食品安全意识,礼仪素养、服务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大大提升了景区村民的文化素养和行业素质。
▌预防地质灾害知识培训
4月19日上午,鹤山街道社区学校召开了2017年山洪地质灾害知识培训会,会上,县国土局、县防汛办、县水务局、县气象局各部门工作人员,鹤山街道部门负责人以及各村社干部、地质灾害点位监测人共120余人参加了此次山洪地质灾害知识培训。培训会上,四川省地质调查院袁丙华教授结合鹤山街道地理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讲解:一是特别强调了长秋山片区是地质灾害易发地带,在雨季来临前要做好充分的防灾避灾准备;二是对山体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三种地质灾害类型的产生原因和灾情特点进行了讲解;三是结合大量的实例对如何识灾、防灾、避灾,以及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避险自救措施等技能进行传授。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就防雷避灾知识和气象预报知识进行了指导。会后,所有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将把今天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当好义务宣传员。
▌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
4月21日,蒲江县教育系统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会在北街小学会议室召开。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社区教育学院相关人员3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会上,社区教育学院书记郑莉萍给大家宣讲了《成都市社区教育促进条例》,社区教育办主任熊学芳解读了《蒲江县学校社区教育考核办法》,与会者就《条例》和《考核办法》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表示今后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推进家校社进一步融合,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发展、情系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社区公益课程培训
4月25日,大塘学校社区公益课程培训活动在学校美术室开展。培训由社区教育志愿者倪文华主讲,约40名家长及社区居民代表参加了培训。倪文华介绍了《纸浆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为参加培训的家长和社区居民作一丝不苟的示范讲解。随后,参加培训活动的家长、社区居民按照倪老师示范讲解中的要求和步骤,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完成自己的作品。参加本次培训活动的家长和社区居民将作为骨干和种子,在家庭与社区间推广此项社区公益课程,吸引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市民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提升社区居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品质。本次社区公益课程培训活动是落实学校“开放·融合”发展思路,履行学校教育与服务功能,服务于社区经济与文化建设需求,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创新举措。对加强家校社融合,形成大社区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婴幼儿健康教育培训
4月26日,由县社区教育学院主办、大塘镇社区教育学校、大塘镇新苗幼儿园承办的“婴幼儿健康教育培训”在大塘镇官塘社区新苗幼儿园举行。培训会上,特邀县社区教育志愿者肖学文为社区居民代表、新苗幼儿园家长作家庭健康教育讲座。肖学文从医50多年,从事过妇科、儿科、外科、内科,临床经验丰富。他从树立正确的婴幼儿健康观讲起,讲到婴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婴幼儿健康的主要因素、婴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尤其强调了家园共同营造积极的婴幼儿健康环境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讲座让社区居民了解到婴幼儿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器官、组织及其功能正常,没有疾病,而且包括健美的体形、充沛的精力、乐观向上的情绪、健康的心理品质、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病症的抵抗力等等,让社区居民对婴幼儿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肖学文还为大家提供了婴幼儿健康咨询,社区教育学院为社区居民分发了市民学习手册——《生活百度》。社区居民、幼儿园家长纷纷表示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和价值,期盼今后多多开展。本次培训大塘镇官塘社区新苗幼儿园、大塘镇社区教育学校、县社区教育学院三级社区教育力量联动协同推进,助推了社区居民养育观念的更新和育儿素养的提升。
▌编织技能培训
4月27日,县社区教育学院组织手工编织师到南幼进行编织技能培训。活动中,手工编织师首先展示了形式多样的编织作品,有线编、草编、珠子编,给培训者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仔细地讲解编织步骤,学习者认真专注,边学边问。一个个珠子穿梭于一个个灵活的指间,最后变成了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蜻蜓。此次培训,充分发挥了县社区教育优质资源库人才特长,助力家校社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