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包河区第四届社区公益创投正式启动
6月25日上午,品质社区·共同缔造——包河区第四届社区公益创投暨民政民生服务项目签约仪式在包河区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区举行。经历了为期近四个月的激烈角逐,共有28个项目脱引而出,成为第四届社区公益创投立项项目,资助金额660万元,其中区级层面实施的重点支持类项目16个,项目资金180万元;街镇、大社区层面实施的社区协同治理基金类项目12个,项目资金480万元。
据介绍,2019年3月,包河区成功入选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贯彻落实市委出台的“1 8”系列文件精神(城市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1 8”系列文件),大力推进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和实验区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在柔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激发社区内生动力,增进社区融合,不断创新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包河区第四届社区公益创投设定了社区治理类、平台建设类、能力建设类、专业服务类、为老服务类、社区治理研究类、社区协同治理基金类等项目类型,明确了红色领航·和美小区、老城复兴、居民自治、社区协商、社区治理学院、社工介入特殊人群服务等项目方向。
为充分展示公益创投成果,发挥优秀公益服务品牌典型示范作用,经第三方评估,结合属地、业务监管单位评价和项目办日常监测,会上通报了第三届社区公益创投绩效评估结果,表彰了“银龄·乐养”等8个包河区第三届社区公益创投优秀项目。常青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社工朱娜娜领宣公益创投诚信自律集体承诺。
会上,同时还发布了人在暖途——留守和困境儿童社工服务项目,按照“儿童为重、家庭为本、社区为基、预防为先”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专业社工“需求评估者、服务提供者、资源链接者、赋权增能者”等角色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面建立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推动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留守和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运行,有效遏制侵害困境儿童权益的事件,创建困境关爱保护服务品牌。
近年来,包河区围绕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在全省率先设立“社区发展公益金”,自2014年以来,连续开展三届社区公益创投,共投入公益金1385万元,实施社区公益服务项目128个,积极回应社区治理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开展了多层次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践,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在柔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方面的优势,不断挖掘社区内生动力,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减压阀、润滑剂的作用,进一步减少了矛盾冲突,增进了社区融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彭良浩)
名词解释:公益创投(Venture Philanthropy)是一种新型的公益伙伴关系和慈善投资模式,资助者与公益组织合作的长期性和参与性是“公益创投”的重要特征,它强调资助方与受资助方不再是简单的捐赠关系,更重要的是与被投资人建立长期的、深入参与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带来的是双方的共赢:合作伙伴能够更快地成长,则资助者就更为有效率地达到了最初设定的社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