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北仑小港成校国风研学课堂之刺绣
“五六十年前,说起下邵刺绣可是一绝,绣品大多是出口国外的,小姑娘们都有一把好手艺,现在这些绣娘都老了,这门手艺就要靠你们传承……”绣娘罗慧英阿姨正在为亲子家庭讲述下邵刺绣的故事。
5月22日下午,小港成校下邵教学点“寻邵韵 品民俗 承非遗”国风研学课堂开课。此次课堂邀请了罗慧英和丁金凤两位绣娘指导学员们绣制香囊。学员们身着古装,围坐在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内,一起听故事绣制香囊,亲身体会传统工艺的魅力。
“我们首先拿出绣布和圆绷,绣布正面向上要铺平整,不能有褶皱,用圆绷夹紧,保证大家绣的时候绣布不会位移。准备好以后,我们抽出两根黑色的线……”罗慧英阿姨给每对家庭分发了香囊材料,一步步耐心地指导。
“妈妈,老师说先绣最里面,我们要先绣老虎的眼睛。”李皓宇举着绣样说道。李皓宇虽然是个小男生,但他对刺绣的热情一点都不输在场的小姑娘。他一边帮妈妈分着绣线,一边牢记罗阿姨交代的细节。“在古代,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子都是大家用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所以就有了‘慈母手中线’和‘临行密密缝’这样的诗句。”李皓宇妈妈趁机为孩子普及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国风研学课堂结束后,家长和孩子们增长了刺绣知识,也体会到了刺绣的魅力,对国风课堂学习活动赞不绝口。接下来,下邵社区“寻邵韵 品民俗 承非遗”国风研学课堂还将继续围绕宋韵文化,继续推出书法、品茶、围棋、民族乐器等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