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抢农时,谋“春计”,丈亭成校为梅农铺实乡村共富路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如何提高大棚杨梅的坐果率?丈亭成校请来了黑龙江专家线上“把脉”。
杨梅种植是余姚市丈亭镇的支柱产业,也是该镇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位于丈亭镇西北部的梅溪村有着“十里杨梅”的美誉,杨梅种植面积超过8000亩,8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
孙来达是余姚市梅老大杨梅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专业从事杨梅种植20年。最近,合作社里的大棚杨梅果树坐果期到了,怎样增强杨梅叶片生长?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提高坐果率?看似简单的事,单凭梅农的感觉和经验肯定是不行的。正在犯愁的时候,丈亭成校的校长张心财带着他的团队来帮忙。原来,丈亭成校邀请到黑龙江慕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黎松博士在线为“梅老大”的大棚杨梅“把脉”。黎博士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全国各地不同土壤、气候条件下果树栽培种植施肥实验结果,系统分析,在线培训指导。
“专家的建议很实用!”孙来达感叹。通过成校的专业培训,他学习到了许多新理念新技术,成为了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 如今,依托合作社杨梅种植培育基地,大量优质杨梅种苗引种到贵州安顺、云南曲靖等地,还成了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致富果”。
创新杨梅栽培技术,让广大梅农共享成校教育培训服务成果,是丈亭成校多年来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该校立足该镇农村发展实际,着重围绕杨梅栽培,以杨梅种植资源圃、杨梅专业合作社等为基地,打造了“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四大课堂。课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老师都是国内资深的农技专家。
为了更好地服务规模种植户、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成校还常年开展系列以“生态高效栽培”等关键技术为重点的杨梅实用技术的科研、培训与推广示范工作,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