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上海:洋泾街道27家社区单位提供33项合作项目

来源: 电子政务中心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8日

  高尔夫、3D打印、VR技术……这些“高大上”的运动或技术,洋泾街道的居民将有机会在社区里“亲密接触”。在日前召开的洋泾社区教育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27家社区单位与洋泾街道签约,他们将提供33项教育资源合作项目,助力洋泾社区教育。

  洋泾社区教育资源可谓得天独厚,辖区内拥有建平中学、进才中学、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等一大批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拥有公利医院、源深体育中心、上海船舶运输研究所等大型企事业单位,他们也能提供各式各样富有专业性的服务。这些先天条件赋予了洋泾社区教育的巨大优势,如何将资源利用好,是洋泾街道多年来为之努力的一大课题。

  洋泾社区教育委员会就是破题的一大平台,委员会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通过两年一次的全体会议,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社区居民的公共课堂——洋泾街道社区学校,以及网上学府——洋泾学习港的幕后,都有着委员会工作的身影。此番委员会推出了社区教育资源合作的做法,将更多的社区主体吸纳到社区教育的大家庭中,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能够体现个性的社区教育内容。

  这33个项目中既有较为基本的科普文化参观体验、各类讲座培训等,也有本土气息浓厚的洋泾历史文化探究,项目提供方则囊括了学校、医院、驻区部队等各类社会主体。而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3D打印模型设计体验与中老年高尔夫体验两项,它们分别由进才中学与长航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提供。而在不久的将来,诸如VR技术等热门项目也将通过合作单位走进社区居民的生活。“以往这类项目依靠社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有了社会资源的加入,社区学习的内容就能进一步充实。”洋泾街道相关负责人称。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黄健认同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她表示:“洋泾可以加大整合的幅度与力度,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增强社区教育的科普含金量与人文力度,并以社区教育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素养,包括法治意识、参加社区事务的能力等,促进社区的发展。”

  对于此次合作,洋泾街道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顾建华可谓满面春风。“现在提倡资源共享,而社区教育的资源来自于社区,来自于参与社区教育的每个群体,此次合作,对社区教育内容、内涵的提升,以及对居民学习方式与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帮助。”

  顾建华介绍,洋泾街道社区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打磨,已经完成线上线下多渠道教学的模式。辖区内共设6所分校、38个学习站点,并开设了休闲技艺、信息技术、文化涵养、语言文字、道德修养、家庭理财、生活保健等七大类共67门课程,每年服务7000人次。他认为,凭借这样的学员基数,此次合作的效能将获得几何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