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合肥深耕社区教育网络 提升居民修养和地方文化底蕴

来源: 江淮晨报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3日

  尊师重教,崇文好学,作为“安徽教育强县”,合肥肥东县的社区教育亦是发展强劲。以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的文件为指导,肥东社区教育工作围绕肥东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居民终身学习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卓有成效。其在常规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有声有色的同时,更是在乡村文化普及以及城市阅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

  高度重视 财政保障有力度

  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肥东县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不仅加强组织领导,更是在财政上面进行了有力的保障。

  据悉,肥东县成立了肥东县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建立了肥东县社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形成了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力推动社区教育发展格局。仅今年上半年以来,该县就出台了有关全民终身学习、社区教育系列文件,包括《中共肥东县委办公室 肥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肥东县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的通知》、《肥东县教育体育局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肥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肥东县社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系列文件出台为肥东开展社区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指明了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

  健全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社区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自2016年起,该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按照3000人以下的村不少于10万元,3000-5000人的村不少于15万元,5000人以上的村不少于20万元,城市社区不少于25万元的标准下拨给全县各村(社区)。

  此外,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五措并举”,即抓资金投入,保证社区建设有经费;抓示范创建,保证社区建设有标准;抓购买服务,保证社区建设有模式;抓协商试点,保证社区管理有新方法;抓“一区一品”,保证社区服务有提升。“五措并举”加大了对社区建设的投入,进行示范创建,有效地保证了社区服务的提升。

  全面构建 社区教育网络继续深耕

  2015年12月,肥东县社区教育学院在合肥通用技术学校挂牌成立,“我们主要负责课程开发、教育示范、业务指导、理论研究等工作,还会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和走进社区开展各种培训。”肥东县社区教育学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7年8月底,肥东县共挂牌成立18个社区学习中心,100所社区学校。有专兼职教师458人,社区教育工作者279人,社区志愿者628人。在合肥终身学习网注册人数4.5万余人。学员来自社区各个层面,涵盖各个年龄段。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办学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在积极构建新资源的同时,肥东县也在加大力度整合社会和学校资源,如开放共享学校资源,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等积极筹办和参与社区教育。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加快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转型发展,使其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推动普通中小学有序向社区居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等。

  分层培训 贴近实际促转型

  社区教育内容不仅要丰富,更要贴近居民的实际生活。肥东县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面向青年、农民、社区居民、老年群体,广泛开展公民素养、诚信教育、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技能、早期教育、运动健身、养生保健、生活休闲等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生活方式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2016年累计完成有效社会培训5291人次,完成率65%。

  在发展老年教育方面,肥东县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全国和省、市、县举办的太极拳剑、书法绘画、摄影、舞蹈、歌咏等表演比赛、参展评选中,老年大学有300多人次获得金奖、银奖等,有100多个次团队荣获前三名。此外,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推动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社区教育机构紧密联系普通中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等,开展校外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2017年5月14日上午,合肥滨湖塘西河公园人山人海,2017年安徽省第二届旗袍行走艺术节隆重举行,来自肥东县女企业家协会的34位女企业家着旗袍惊艳亮相,参赛之前,她们都经过了肥东县社区教育学院的专门培训。

  为了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共同体的建设,2016年,肥东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首届社区学习团队的遴选创建工作,经过充分准备和精心评审,遴选出40个一般社区学习团队。其中“店埠镇镇西社区福缘艺术团”被评为合肥市特色社区学习团队,“长临河牛家海剪纸艺术沙龙”、“杨店乡快乐舞蹈队”、“梁园镇墨香书画社”、“店埠镇花园社区乒乓球队”被评为合肥市优秀社区学习团队。

  书香满城 “阅读”24小时不打烊

  近年来,肥东县开展以“阅读,让肥东更美丽”为主题的阅读活动,推进“书香城市”建设。公共阅读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全民阅读活动形式多样、书香城市建设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处处氤氲的“书香”,让肥东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厚重起来。

  据悉,目前肥东县共建成20个图书分馆、25个公共电子阅览室、350个农家书屋,其图书馆已经达到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书刊借阅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了“一卡通”,实现了“通借通还”。

  走进肥东县城的一些宾馆酒店,你会发现大堂和包厢都有书架,这些书籍内容丰富,不仅涉及肥东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民俗人情、旅游休闲,还包括科普读物、文艺读本、生活百科、人文社科等。据了解,这是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明办等单位开展的“图书角”进酒店宾馆活动,目前为止,共计有14家大型宾馆酒店参与,设立了120个书架,每个书架配送70本书籍。

  除此之外,县图书馆通过举办征文、征图、讲座等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到“书香肥东”建设中来。该县还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春节灯谜有奖竞猜、暑期读书征文等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并推动“书香五进”,提升全县人民创新创业能力和自身修养。

  “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一个无人值守并由读者自助借还书的自助阅览室,这是一种新型智能图书馆,集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为一体的24小时自助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网络通讯与云计算技术,可实现让读者在家门口、道路边的图书馆内,通过自助的方式享受借书、还书、阅读、办证、续借、预约等自助服务,同时也给读者们创造了一个优雅、安静的阅读氛围。

  为了促进合肥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肥东县图书馆以及该县的2个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加入了合肥公共图书馆联盟,换发统一的联盟借书卡,阅读24小时“不打烊”。肥东县图书馆全面实现自助服务,从办证到借阅,读者可自行办理。

  除了纸质阅读外,肥东县也在积极打造电子阅读平台,在肥东县社区教育学院的官网上,分享了各种古今中外名著,还专门设置了听书板块,让阅读更加自由。

  深耕乡村 “种文化”让生活丰盈起来

  从2014年开始,连续3年,肥东县在全县331个行政村开展以“为了中国梦、文艺惠万家”为主题的“全民文化月”活动,每年6000多个节目“搬”到田间地头和群众家门口,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成为全民喜爱的大联欢、全民参与的大舞台、全民共赏的大剧院、寓教于乐的大课堂。

  从最初的“送文化”下乡当观众,到如今的“种文化”做主角,村民们不仅完成了角色大转变,也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充实了自己、提高了自己。转变单纯的送电影、送戏曲下乡做法,实行“送种结合”,通过对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大挖掘、大梳理、大创新,促进资源变作品、能人变艺人,唤醒了民间的宝贵文化遗产。以丰富优质的节目高质量地“送”,以专业系统的培养下功夫地“种”,增强本土文化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让农民真正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角、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受益者。

  面对乡村文化“硬件”建设资金有保障,“软件”建设投入难支撑的难题,坚持不搞奢华的布置,不请明星大腕,群众演员不计报酬。充分利用当地文化体育广场、农民文化乐园、乡村学校少年宫等设施,实现投入效益比最优化。一方面引进专业文艺团队和民间文艺团队进行演出;另一方面,充分调动文化志愿者、民间艺人和基层群众的积极性,既挖掘了农村文艺“高手”,又解决了演出人才不足的问题。发挥每个乡镇的公务员和教师的文化与口才特长,充当主持人,解决主持人不足问题。今年48岁的王前是《爱的世界只有你》舞蹈队的队长,她说:“我们舞蹈队一共有16个姐妹,小的40多岁,大的超过60岁了。”节目都是自编自导自演,姐妹们俨然成了村里的“大明星”。

  近年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肥东县乡村文艺人才呈现了“几何式”增长,依靠这些带头人的普及和培训,各个乡镇行政村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自己的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