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市民对社区教育呼声高 如何平衡“需”与“求”

作者:龚伟芳 林思婷   来源: 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0日

社区教育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家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教育对于构建社区文化氛围和提升社区居民素养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西安在社区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不少探索,2011年西安市政府依托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西安社区大学,2016年,西安市教育局又依托西安社区大学建立了西安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满足大家学习需求的同时,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学习已成为当下社区生活的一种方式,“人人皆学、处处有学、时时可学”的美好愿景也在逐步实现。

未央区社区教育学院书法班的师生研习书法艺术.jpg

未央区社区教育学院书法班的师生研习书法艺术

 劳动一坊社区开设的剪纸课.jpg

劳动一坊社区开设的剪纸课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市民对于社区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优质化,西安的社区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经费投入不足、政策法规落后等。如何完成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使社区教育资源更高质高效、更精准地服务于市民,成了社区教育迫切求解的问题。

需求情况 社区教育帮助不少中老年人

韩相春是未央区樊寨村的居民,一直以来书法都是她的爱好,但年轻时苦于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学习,自己在家练了好多年也没有一件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她说,直到退休以后,她得知未央有个社区教育学院,可以免费学习书法、绘画等各类课程,她就报了名,经过老师的专业指导后,不但她自己的书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她还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成了一个书画院,招揽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没想到退休以后还能走进学堂,在家门口还能学到自己喜欢的课程,比在家待着打麻将、扯闲篇有意义多了。”韩相春说。

“现在每周到学校上课的时间,就是我最开心最充实的时候。”西安社区大学老年教育学院声乐班学员王爱云说,退休以后能再走进课堂是件很幸福的事,在这里大家能得到专业的学习还能交到朋友,自己也变得很自信,很有成就感。“老人安,则家庭安;家庭安,则社会安。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身心健康、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质量、更加幸福,让‘夕阳红’更美,已成为社区教育中的一个重点。”西安社区大学老年教育学院院长王和平说,西安社区大学老年教育学院于2017年组建开课,目前学院共开设了9个专业15个班,共招收205名学生,由于场地和师资有限,仍旧有很多有需求的老年人无法走进课堂学习,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和社区开展联合办学,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在桃园路街道办事处劳动一坊社区里,社区课程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从歌舞、美术、剪纸到养生的课堂内容,很难想象社区教育项目涵盖如此细致。采访当天,记者在社区活动室里看到,居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体验剪纸项目。“这就是我们社区的特色‘培训班’,学员有老有少,老师也是我们聘请的专业教员。”劳动一坊社区主任周建玲说,在社区打造的教育平台,居民能享受到实惠、便利的教育。

目前,劳动一坊社区在西安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建立起了老年教育培训基地和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社区以教育培训基地为载体,为老年人开设六类培训班,组建艺术团。

服务目标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终身学习品牌

“在不同的社区开展符合各自社区居民需求的学习内容,形成特色,再通过主题性全民活动将相同或相似特色的社区居民学习成果汇总,实现社区之间和文化交流与促进,最终才能推动社区教育建设指向实质,形成可看、可感、可参与的实体文化进而深化‘乐学西安 乐活西安’的目标。”西安广播电视大学(西安社区大学)副校长宋军说,目前,西安以每个社区教育示范点为学习项目基地,长期围绕特定内容开设课程,进而形成不同的社区教育特色,劳动一坊社区就是开展社区教育成果显著的一个社区示范点。此外,大学习巷社区、红星社区、西光社区、崇德坊社区建立的书画学习基地,利君西社区、雅荷社区建立的瑜伽、太极拳学习基地……这些社区都已通过常年持续学习形成了各自的社区特色文化。在此过程中,西安社区大学还以网络工作坊为平台,开展了各种摄影大赛、书画比赛,通过众多活动,让全民终身学习的成果以进社区开展巡展的方式展示出来,有效地促进了各社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使社区教育的覆盖率、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为了推进区级各部门和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教育,让社区居民能在家门口接受教育培训,目前,西安社区大学依托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教育体系建立了六所直属社区学院、七所直属学习中心。依托区县各级教育体系,建立了八所区县级社区学院,105所街办社区学校,459个社区学习点,“四级体系”初见成效。迄今,西安市还建成一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四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一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中心,建成两个陕西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还有一个陕西省成人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基地。2016年11月1日西安市教育局批复依托西安广播电视大学(西安社区大学)设立“西安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更为全市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提供了支持服务。

据了解,在推进西安市社区教育过程中,为充分挖掘可利用的社区教育资源,目前西安社区大学特别制定了社区教育培训课程,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的西安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满足各类人群学习需求。近年来,西安社区大学组织专家学者编撰并印发了市民读本系列丛书10册。

近年来,为了发展和推广社区教育,西安还引入了智慧学习平台,在采访中,记者在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智慧学习体验中心内看到,所谓的智慧学习平台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人文化和个性化推进人才培养,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智能化学习环境和管理服务系统,集线上线下、集中分散、虚拟现实为一体的学习支持服务,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内涵发展,使远程学习服务项目落得更实,2016年经西安市教育局批准,西安社区大学开始开发建设“西安市全民终身学习网”学习平台,该平台首次将我市成教、职教、社区教育、继续教育及各类培训融通一体,为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教学资源8000多单元。2017年西安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上,该平台已正式开通,2018年,配套的移动学习端手机APP也正式开通,为西安市全方位服务市民远程学习提供便捷的途径,最终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新模式,同时也有助于“人人皆学、处处有学、时时可学”愿景的实现。

寻求发展

需立法以确保资源统筹整合

社区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推手,近年来,西安各区逐渐推开社区教育覆盖面,然而,在社区教育建设初见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因素。

“当前最为核心和难点问题在于如何将社区教育资源更高质高效、更精准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宋军说,虽然目前各区县、各街道、各社区都有不同种类的教育资源,却面临着“资源配置不平衡、教育资源使用不合理、资源管理不规范、资源共享机制未建立、社区人力资源未能充分挖掘、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等现实问题,想要社区教育快速发展,实现一定的规模存在一定的难度。

2017年西安市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和《陕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西安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体制上以社区教育为纽带,形成部门联动。“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相关政策、配套设施和实施细则不够健全,其他部门参与度不高。”宋军说,随着近年来西安市社区教育纳入财政预算,拨付专项资金逐年递增,但投入力度还达不到先进地区人均拨付标准。对于运用政策和资金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的机制及多方筹集资金的渠道还未打通,社区教育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社区教育教学条件亟待改善,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在这一点上,未央区社区教育学院院长谭斗也有同感,他说:“上海市社区教育人均经费已经达到15元,宁波市达到5元。南京市更是实现市级财政按全市人均2元,区级财政按2014年前的示范区(实验区)人均2元,2014年后的人均4元,街办(镇)级财政按人均1元进行投入,形成2+2(4)+1的经费保障模式。成都市也实现全市人均1元的标准,全年市级投入超过1400万元。 然而未央区社区教育学院每年只有10万元的教育经费,这笔钱要平均到全区80万人口中,确实捉襟见肘,而且目前学院内授课的教师大多也是通过社会招募而来,没有专职的教师队伍,社区教育就失去了支撑的框架,想要有更大的发展也有很大的难度。”

对于目前西安社区教育存在的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的问题,宋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立法来彻底解决。她说,社区教育先进地区均采取由教育部门主导,电大负责牵头,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建设模式。而西安市因缺少市政府层级的联席会议制度,在政策层面缺乏顶层设计,各类资源在管理使用上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的格局。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缺乏有效对接与整合。西安要发展社区教育就得强化领导,统筹协调,进一步推进顶层设计,从而使全市社区教育工作形成一盘棋,有效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形成合力。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提高经费标准,增加并有效保障社区教育投入,使社区教育工作能够长久有序的得以开展落实。进一步挖掘整合资源,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全市社区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发挥最大化效应。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推进专兼职人才队伍建设,使投身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有目标、有希望、有保障。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最终使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落到实处,使更多的市民享受到教育的成果,为加快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这些最终还需要通过立法来实现,从而真正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