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四川:成都和盛镇临江村2019年“社区雏鹰”公益活动进行中——记临江村、丽晶港社区孩子们的特色夏令营活动

作者:陈尚荣   来源: 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7日

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形成了“南城北林”的空间格局和市级绿道、南城慢行系统、北林田园绿道“三网融合”的绿道体系,通过绿道,将南部城市和北部绿林有机串联,进可享都市繁华,退可拥田园静谧。

图片1.png

柳城街道丽晶港社区便是典型的“南城”社区,也是全市首个由小区改制而成的新型社区,社区居民虽然过着城市化生活,但市民意识与公民责任感不强,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不足,社区主人翁意识缺乏;和盛镇临江村则是“北林”代表性社区,在从传统的农业村落到探索院落资源向现代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村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形成了长期有效的议事机制,为建设独具特色、高品质乡村休闲高地筑好了基础。

图片2.png

在多元有利因素的促成下,丽晶港社区与临江村以联建社区的形式,将两者优势有机结合,实行“多元共治”。通过第四期“社区雏鹰”公益活动特色夏令营活动,让两个村社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图片4.png

通过丽晶港社区、临江村社区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丽晶港社区和临江村的孩子互相结对参加活动,彼此感受不同生活环境下的成长生活,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成长。

7月26日上午,“社区雏鹰”公益活动特色夏令营活动顺利开营。两个村社区的小朋友们抽签分组,确定活动搭档,并在小组破冰游戏中加深了解。当天中午,家庭“坝坝宴”的聚会形式,让丽晶港社区和临江村的孩子和家长都有了比较深入的联结。

图片5.png

7月26日下午,蔬菜采摘活动。让来自丽晶港社区的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多种蔬菜,还体验到了菜农的那份辛劳。当孩子们得知自己亲手采摘的蔬菜将放在丽晶港“小农夫市集”活动中售卖时,孩子们的采摘热情更为高涨,孩子们在菜地中来回穿梭的身影随处可见。就一会儿时间,菜篮里就盛满了毛豆、茄子、青椒、丝瓜等新鲜蔬菜。

在7月27日上午进行的“小农夫市集”活动和游园活动中,每个小组的孩子们分工合作,一个负责叫卖、售卖,另一个负责算账、收钱,市集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集市韵味很浓。短短1小时内,就卖完了菜篮中所有的蔬菜,所得菜钱一人一半,平分后各自管理。

图片7.png

  市集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回到邻里中心,参加丽晶港社区的游园活动。主持人讲完游园规则之后,孩子依据手里的线索图,在丽晶港社区内寻找每个线索图上的打卡点,按照志愿者们的指示进行游园通关, 游园活动始终都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活动结束,共有6组孩子赢得了精美礼品。

图片8.png

7月27日下午,由喜好美食的丽晶港社区陈书记带着各组孩子们参加了牛轧糖和雪花酥制作活动。

在陈书记的统一指导下,孩子们有序称取食材、炒制、压膜、包装直至做出成品。最后,做好的牛轧糖和雪花酥带回家里,让家人分享。

7月28日上午,孩子们先是进行军姿训练,然后再聆听张培军爷爷讲述的孝老敬老的真实故事。

7月28日下午,孩子们参加了才艺展示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孩子们表达对伙伴、家长、志愿者老师、工作者老师的感谢之情。活动过程中,孩子代表、家长代表和志愿者代表分别分享了参与此次活动的真实感受,在场的父母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又“长大”了一些,孩子和家长都希望在此次活动结束之后,两个村社区的社区居民还能互相来往,并真诚欢迎对方到自己家里做客。

图片9.png

短暂的“社区雏鹰”公益活动特色夏令营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丽晶港社区和临江村的孩子们因为这次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朋友间的美好友谊将在未来丽晶港社区与临江村的联建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其实,这次活动并没有结束,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