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有资源 整合街道社区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教育事业整体推进的重要目标,而社区教育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充分发展健康可持续的社区教育,提高社区教育能力,提升社区居民整体素养和健康教育价值观。那么,我们当前面临的诸如“教育焦虑”“教育压力”等问题,便可预防或消减。
社区教育的建设,将为全民教育提供一个健康、朴实的教育环境,从而为老年教育、终身学习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来说,我国的社区教育还处于初探阶段,城乡差别也较为明显,大城市与小县城及镇街之间的重视程度和发展也更为突出。而作者所在街道仅有一所从事社区教育的成人学校。
重庆市荣昌区双河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于1996年9月独立成校,98年创建市级示范成人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25人,是一所集实用技术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学历教育、就业人员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社区教育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成人教育培训中心。现已毕业、结业各类学员4000余人。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协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校教职工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积极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不断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终身学习需要。该校先后获得了市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最佳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市、区教委有关领导也多次到校检查指导工作,并对该校办学经验总结推广。
利用成校自身资源,整合街道现在资源,特作以下几点构想:
一、统筹共享社区资源
利用成校自身资源与现有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实现资源共享、设施统筹、信息共享、服务联动等。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科普、体育健身等各类活动的资源整合,实现一个场所,多种功能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利用好群众自发组织平台
进一步搞好社区(村)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多种形式的团队建设,给他们搭建平台,利用多种形式(如:水果采摘节、十九大宣传知识竞赛进万家等),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三、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时间
成校教师应充分利用中小学家长开放日及家长会时间,对社区居民进行技能培训、农技服务等活动,达到共享学校资源的目的,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让家长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技术服务。
四、利用好中小学现有资源
利用街道辖区内中小学(如:街道内的双河成校、双河小学、双河中学等)的图书馆、体育场所等设施设备对社区居民实行定期开放。
1.开放设施实行专人管理制度
对开放的设施落实专人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严格门卫制度及职责(社员需持身份证才能入内),并自行负责自身安全,更不得从事任何违纪违法活动。
2.建立管理协调小组
建立由学校、社区(村委会)、派出所三方面负责人参加的管理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处理开放活动中有关问题。
五、倡导邻里之间出借或赠与闲置物品
楼梯凳、缝纫机、轮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一旦有急用的时候难免让居民抓狂。为此,建议社区可设立闲置物品“中转站”,参与家庭可将自家闲置物品明示,解决其他居民“燃眉之急”,实现小区共享互助。
社区教育并不仅是服务的接纳方,更可以是服务的提供方。需求的回应比满足更重要,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如果社区教育发展好了,能够化解任何芥蒂。
六、挖掘社区人力资源
充分调动社区有能力、有特长的人才与成校教师一起投入到社区教育活动中来。
综上所述,利用现有资源,整合街道社区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用脑去思考、用力去发掘、就一定能够做好社区工作并取得成效。最值得肯定的是社区资源共享,不仅投入少,而且见效快,既方便了社区居民,又服务了地方百姓,这是为民办实事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