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立足服务社区 打造党建品牌
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中心小学位于稷下街道孙娄东村南首,服务6个村居和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现有10个教学班, 336名学生,其中外地学生163人,占48.5%;教师33人,学历全部达标,研究生学历2人,其中党员12人,占比36.4%。学校遵循“让每个儿童生命健康生长”的办学宗旨,以“包容、争鸣、立德、启智”为办学理念,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淄博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淄博市优秀家长学校、临淄区素质教育、养成教育示范学校。
为不断激发广大党员教师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引导全体党员教师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切实增强和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学校党组织决定开展“立德稷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
“立德”二字,来源于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稷下”二字取自学校驻地名称,“稷下”有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所以说“立德稷下”党建品牌,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既确立了党建引领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又表达了全体党员在党的引领下与群众一起用激情与汗水为教育事业忠诚奋斗的坚定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并与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实现有机结合。立德树人,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该支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立足服务社区,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党建工作的新办法,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 “五个一”活动,打造党建品牌。
建一个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街道所辖的“稷下文化园”,开展党团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学习党史、国史及地方抗日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生感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活动中我们力争做到三个结合: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德育教育与学生实践相结合;德育教育与校本文化教育相结合。
组织一次研学旅行活动。11月16日,组织三四五年级全体师生来到 “巧媳妇《齐民要术》酱文化体验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酱油、醋等调味品的酿造过程,亲身体验酱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以及科技给现代酿造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来到了淄博市四维蓝舟自然科普实践基地,观看《海洋的奥秘》短片,了解了海水的颜色变化,海水的淡化,“海”与“洋”的区别;近距离参观近百种海洋和陆地生物,并与海星进行一次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通过本次研学实践活动,师生们走出校园,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和无限奥秘的同时,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组织一次法制报告会。聘请辖区派出所寇成法所长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加强全校师生法制意识,引导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与自己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掌握安全防范方法与技能,自觉维护校园安全,促进文明和谐校园建设。
组织一次入学礼活动。9月1日 街道政府领导、全体支部党员与一年级教师一起为一年级新生组织入学礼活动。包括升国旗,奏国歌、正衣冠、拜师礼、开蒙礼、开笔礼、新生寄语、击鼓明志、赠送入学礼物等环节。通过活动培育小学生热爱祖国的朴素情感和营造热爱学习的浓厚氛围,使一年级学生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对小学的老师、同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在新的学校里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开展一次长期志愿服务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作用,丰富品牌建设内容,党支部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疫情期间社区双报到活动、清扫社区卫生,社区教育讲座、红绿灯护学岗、帮扶困难学生等,每年志愿服务时长20小时以上。党员干部敢担当作为,勇于奉献的精神和行动,完美诠释出每一名党员教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的深刻内涵。
通过“立德稷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打造真正适合稷下街道中心小学发展的特色党建品牌,进一步转变党员、干部、教师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通过党员的身体力行,打造党员优秀的师德形象,努力创建主题内涵深、品牌叫得响、工作措施硬、党员受欢迎的党建品牌,形成学校的党建特色文化体系。
图1:全体党员与国旗同框活动留影
图2:部分党员在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基地”稷下文化园“合影
图3:疫情期间到社区双报到活动
图4:在淄博市四维蓝舟自然科普实践基地研学旅行活动留影
图5:稷下街道中心小学入学礼照片
图6:党员交通护学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