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春晓街道春晓湖社区开展重温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活动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4月18日,北仑区春晓街道春晓湖社区企业综合党支部、春晓成校联合在该社区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重温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时间回到1920年的早春,身在杭州的陈望道,接到邵力子的邀请信件后,既意外,又感到兴奋,很快复信,不久后收到了翻译底本——上海寄来的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为了译书,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独自住进了早已作为柴屋的老宅。简陋的屋里,陈望道把一块铺板架在两条长板登上,既当桌子用,又当床用。
译文不足两万字,但陈望道“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花了数十天功夫才完成。除了短暂的睡眠时间,他全身心投入翻译中,一日三餐和茶水都由母亲张翠姐送入柴屋。他的专心致志留下了历史的经典一刻,即:母亲特地送来糯米粽子,外加温补驱寒你的红糖,陈望道却错蘸了墨汁,还回答“够甜了”,直到母亲来收拾碗碟才发现。短短的生动画面,带给党员们深深的触动,感受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深深感悟到《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翻译完成并出版,强有力地推动了共产主义新思想的传播,准确地定义了共产主义新思想,推进了共产主义的成功。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前行,做共产党人新时代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