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互联网+”时代,让英语教学“飞”起来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英语教学研讨暨翼课网同步教学平台3.0版发布会实录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7日

20150528133214668.jpg

启动仪式

  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于5月23日至25日在青岛举办。来自92个国家的50多位部长级官员、多位信息化技术行业领导者,聚首中国青岛,围绕“信息化如何让教育更美好”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25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和翼课网联合举办,旨在推动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研讨活动——“教育信息化与现代英语教学研讨暨翼课网同步教学平台3.0版发布会”,成为本次大会期间的亮点。

  国家教育部门基础教育二司装备处负责人和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程晓堂为会议致辞,《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专家、特级教师、翼课网首席英语专家刘兆义,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会长、著名互联网研究专家吕本富做主旨发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张鲲,山东省青岛市英语教研员张志清,德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TO王浩然等嘉宾参与现场互动。教师代表宗健、袁少敏及翼课网技术研发团队CTO孙毅作了专题发言。500余名专家、学者、教育及媒体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国家教育部门基础教育二司装备处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教育信息化大潮席卷全国,如何让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插上信息化翅膀,这取决于信息技术如何与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深度融合。在《学生双语报》《双语学习报》十余年优质资源基础上研发而成的翼课网同步教学平台,就是深度融合技术与教学的典型案例。

  程晓堂教授指出,教育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信息化则是谁都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英语教育的信息化,应该说走在了一般意义的教育信息化的前面。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们就已经开始尝试将现代技术用于英语教学;进入90年代,基于互联网的英语学习信息化应用开始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站开始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学习资源;21世纪起,信息化的英语教育则不再只是建立网站,不再只是提供网络资源,而是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平台与一般意义的在线资源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有很强的交互性,能够为老师、学生提供及时反馈和交流的空间,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刘兆义:

  教育信息化之关键是做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会议上,刘兆义作了“为了新常态英语教学——刍议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的主旨发言。他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变革,其根本目的是把现代技术进步的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促进教育教学的高效能。高效化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出发点,也是教育信息化的归宿。“过去十小时,现在一分钟”,应是教育信息化努力达成的目标。

  教育信息化之关键或难度是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形成教育信息化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途径。

  在谈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合时,刘兆义提出了“生态化”这一概念。所谓“生态化”,指的是教育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系统,在教与学的生态圈中,“课程、学生、老师”这三个最关键的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共同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三者在系统中应保持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之间的生态化的平衡。

  教育信息化并不是要全盘颠覆原有的生态环境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而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学与教,将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中,对原常态教学的改变和超越,这也就是“生态化”的含义。

  那么,怎样的融合才能称得上是有深度?他举了个例子来进行说明。比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很难能可贵的,需要老师适度的肯定,以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获取成就感。翼课网平台的研发设计过程,特别注意了对评价指数的设定和调整,实现了针对不同学生的分层教学、分层评价。这就是真正将科学的“教与学”的方法融入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的有效实践,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吕本富:

  “互联网+教学创新”,借助互联网思维推动基础教育变革

  在今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互联网+”第一次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吕本富认为,“互联网+”中的“+”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法,而应是化学相加法。当互联网和一个行业相结合之后发生了化学反应,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精准思维,体验思维”这三个思维角度与教学紧密相关。从教育的层面考虑,“用户思维”的意思就是以教为中心,变成以学为中心,用户在哪里资源就在哪里;“精准思维”指的是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来了解学生,从而提供更精准的、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学习内容;“体验思维”通过为学生设置特定的学习场景,为其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需要借助这几种互联网思维。

  实现了以上思维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就可以让英语教学“飞”起来。站在教育信息化风口上的翼课网,将把更多教师、学生的梦想“吹”起来。

  孙毅:

  翼课网,为基础英语教学提供更好的“咖啡伴侣”

  翼课网CTO孙毅作了题为“教育信息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的专题发言。他认为,互联网在融入到课程、学生、教师这三个教学的关键因子中应该突显以下四个要点:第一点,同步性。它不同于传统意义教辅书的同步,而是要努力做到能与课标目标要求及教学理念同步、与教学内容及学习进程同步、与学生学习状况同步;第二点,O2O(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平台及资源要兼顾学与教“线上”、“线下”的不同需求,既具有从“线下”到“线上”学与教的功能,又具有从“线上”到“线下”的学与教的功能;第三点,in & out of school(校内校外), 既满足校内课堂,又满足课外校外家庭的学与教;第四点,fragmented(碎片化)。资源内容经智能化软件及有经验的资源设计者予以碎片化处理并置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中。

  如果把学与教的核心资源内容——教材比作“咖啡”,那么翼课网平台及基础资源就是“咖啡”的伴侣,以实现同步性、渐进性、基础性和多元性的融合,而为满足自主性、拓展性、开放性学与教个性化需求的平台资源则就像为喝咖啡配给供选择的小茶点。

  “互联网+教育”专家谈

  在会议主旨发言和专题发言结束后,由主持人郑文(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发起,现场几位专家围绕“互联网+英语教育”进行了互动交流。互动内容摘录如下:

  王浩然:我更关注在互联网思维下的一些具体做法。第一是用户思维。比如翼课网面对的用户就是老师,学生,教研员,甚至还有我们自己。那么,第一时间要知道这些用户在想什么,要做什么,还要知道该如何做等,才可以提高效率,保证效果。

  第二个关注点是用户动力。如果解决了动力问题就解决了产品持续发展问题。比如可以借助游戏化(如成就系统、荣誉系统),让用户看到一个发展的空间,给他目标感、参与感。

  第三个关注点是大数据。数据应足够详细,以记录过程中所有的关键信息;数据覆盖面要足够广,要包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需要记录学生,我们要观察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什么样的。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大融合的过程。教育在信息大融合中是软件和硬件的融合,人和机器的融合,老师、学生、家庭的融合,学科之间的融合,学习方法的融合。未来,我们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研究,它们整合在一起会形成新的力量,帮助我们的老师、学生实现更高效地教与学。

  吕本富:“互联网+”对整个的教育行业的影响,仅仅只是个开始。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以后我们会从诉求公平教育转向效能教育,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大事儿。教育如果可以高效能化,比生产上的节约成本等其他都重要。

  程晓堂:教育信息化要做好选择题,借助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教师应把原本该做的工作做得更好。再先进的技术、再高级的软件,也无法替代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保留我们教育当中好的部分,而针对教学当中效率较低的部分,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优化,从而真正做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张志清:作为教研员,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能够利用优秀的资源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看到翼课网里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从学生角度来讲,也优化了他们的学习空间,顺畅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通道。有了翼课网平台之后,老师备课前已经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真正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的教学;课后拓展平台也可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张鲲:教育信息化在未来肯定会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形态。翼课网教育平台,是一个有底气、厚重、高端的教育教学工具。大多数孩子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自控能力有限,翼课网解决了家长在了解、辅导孩子学习方面的难题。我感觉偏远地区,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信息沟通不畅,教研力量不足,教师所受到的培训也很有限,因此趁着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东风,抓住这个契机,尽快把这些高端的教育信息化的产品推到我们新疆教育教学领域当中,使老师学生最大程度上受益。

  刘兆义: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核心是体验学习。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的学习应当重在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教育,应当重在创设一种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能在体验与实践中学习。翼课网3.0版正是按照这样的理念来设计的。

  翼课网3.0版上线启动

  在翼课网3.0版正式上线的启动仪式上,程晓堂、刘兆义、吕本富、张鲲、张志清、宗健以及来自青海尕朵中心寄校的久美昂布校长、自媒体人徐绍林等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在全场热烈的气氛中,共同按亮了闪闪发光的水晶球,标志着翼课网最新的3.0版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