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师资建设抓内涵 凝心聚力促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7日

9005732623243347426.jpg

2014年教师澳大利亚出国培训

e7fc2bb23c814d6495b46b19b78fc892.jpg

顾平,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药品食品检验专业名师工作室

 

  201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门、人社部门、财政部门批准,上海市医药学校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以此为契机,学校动员全校教职工,以师资建设为切入点,在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改革等方面,狠下功夫,真抓实干,不断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示范校建设的两年,是学校抢抓机遇,全面深抓内涵的两年;是学校凝心聚力,大胆革新突破的两年;更是学校跨越式发展,不断引领,不断示范的两年。

  顶层设计,构建师资建设制度保障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提出了“师德为首位,业务能力是根本,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企业实践能力是重点”的师资建设总体目标和核心要求。学校深入贯彻“人力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发展教师就是发展学校”的理念,确定了专业教师“教学双师型+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培养目标,坚持“用项目凝人心、用建设练队伍、用成果强内涵”的指导思想,采取任务驱动、制度引领、平台推进、成果激励等措施不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重视从制度层面对教师发展进行规划和引领,校领导班子共同制定出《上海市医药学校2006—2010年师资建设规划》和《上海市医药学校2011-2015年发展规划》等文件,对教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做了明确的规定,使得各项相关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近年来,针对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学校修改了《上海市医药学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实施办法》,要求专业技能课的教师每五年内累计必须有一年时间进入企业实践锻炼;专业核心课的教师每五年内累计必须有6个月时间进入企业实践锻炼;公共课的教师,每五年内累计必须有一个月时间进入企业实践锻炼,将教师企业锻炼经历作为教师培训、教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重要依据。2013年,学校有30名教师赴5家企业顶岗实践,2014年有38名教师赴8家企业顶岗实践。

  多管齐下,提升师资建设内涵水平

  “双师型”教师培养

  “双师型”教师,一般就是同时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职称和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教师。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常规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岗位实践能力。教师是学校教育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必须依靠教师。因此,学校一直把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双师型”教师作为学校中的一项重大任务。近两年来,学校加大了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校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宣传教育、加强指导,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浓厚的氛围与良好的条件。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一大批专业教师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深入企业第一线,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流程,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技能培训、社会服务,并在硬件条件与经费方面给予保障,不断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专业带头人培养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开发与建设的责任人,一般应具备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等职业教育规律的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较强的组织领导、协调沟通能力;有较高的专业水准,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建设内涵,具有“双师”素质,对专业所在职业领域有切身的体验,对学科前沿有准确的把握。近年来,学校通过以下举措,有力开展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一、设立专业带头人专项培训经费,开展并不断加强针对性业务培训。二、由教学管理部门会同各学部,通过实施国家、省、市、校等各级重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项目建设,让专业带头人在项目的申报、立项、建设、管理、验收、推广等过程中得到学习、锻炼和提高。三、以科研为推进剂,进一步提高专业带头人的能力、水平和专业课程建设的质量。

  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

  骨干教师培养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适应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青年教师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力保障,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生力军,因而学校始终重视对于骨干、青年教师的培养。近年来,学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钻研相结合,观摩与示范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深化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

  学校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基本都是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专业基础好、工作热情高、上进心强,但比较缺乏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经验,其中的非师范类毕业生更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要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近年来,通过不断摸索,学校已形成组织保障有力、基本制度健全、培养形式多样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2012年,学校制订了《上海市医药学校初任教师带教培养规定》(沪药校[2012]人字第59号),明确了凡本校初任教师,包括首次聘任的教师、非教师岗位转为教师岗位的人员,都需经过导师半年带教并合格后才能成为专任教师。同时学校相继出台了《上海市医药学校校外比赛指导教师奖励管理暂行条例(试行》(沪药校[2010]32号)、修订了《上海市医药学校教科研管理办法》(沪药校[2014]发字第19号)等一系列制度,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不断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名师工作室建设

  名师工作室,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着共同研究方向和合作愿景的教师合作共同体,是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教科研基地和产学研的结合体。近年来,为了有序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学校颁发了《上海市医药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发布了《关于认定首批名师工作室的通知》,实施双名工程(学校名师与企业专家高度融合),通过上海市教育部门首批认定了“顾平—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药品食品检验专业名师工作室”和“王冬丽—魏骏——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名师工作室”两个上海市市级名师工作室以及“范松华—耿朱珠——上海市医药学校药品食品检验专业名师工作室”和“徐阳—刘大涛——上海市医药学校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名师工作室”两个校内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的设立,产生了良好的成长效应,为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通过引领成员提高教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凸显教学风格,营造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打造了名师工作室的特色和品牌;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通过专家学者与名师的协同工作,为学校教师的高端继续教育提供了优质途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我市名优教师的共享机制,真正做到辐射全校、辐射全市。学校近些年来的不懈努力与创新,使得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

  凝心聚力,共创师资建设累累硕果

  示范校建设两年来,通过各方面的有效举措,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

  师资规模和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8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5.6%,中级职称教师占44.9%;硕士及以上学历占37.3%,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4.9%;40岁以下的教师占47.5%,41~50岁教师占50%;双师型教师61名,其中高级技师3名,占4.92%,技师 21名,占34.43%。

  涌现了一批“高水平、重职责、有爱心”的教师

  两年来,有1名教师获上海市园丁奖荣誉称号;1名教师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5名教师指导学生获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星光计划一等奖;4名教师指导学生获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星光计划二等奖;8名教师指导学生获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星光计划三等奖;学校现有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各级各类项目14项,其中,国家级别3项、省市级6项、校级5项。

  教科研成果显著

  两年来,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47篇,出版、主编或参与编写著作和教材28部,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65项,其中,国家级别5项、省级18项、校级42项。教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处于上海市中职校领先水平。

  两年来,学校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深化示范校内涵建设,同时示范校建设的有序推进,又不断反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并创造出累累硕果,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示范校建设工作一定可以圆满结束,有力促进我校健康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