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新疆教育60年:诠释着教育跨越发展的新范本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8日

  “昨天,这儿是一座破旧的小学,

  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模样。

  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

  现代文明是那么遥远、渺茫。

  啊,只不过短短一年多时光,

  变化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祖国边陲这座学校,

  奇迹般地改变了自己的模样。”

  8月底的新疆喀什,烈日如火,骄阳倾泻。喀什市西南方向,驱车18公里,即是托克扎克镇肖胡孜小学。现代化的校园内,这样一首诗吸引了中国教育报记者的注意。

  肖胡孜小学党支部书记姚红玉说,这首诗的出现,与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不解之缘。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进行考察,考察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肖胡孜小学。短短一年多时间,这所学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条件大改善,美术、音乐、体育课开齐了,绘画、电子琴等课外兴趣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在新疆其他中小学,这些年也在发生着类似的变化——最美的建筑是校园,是新疆各地干部群众普遍称道的事。而这,只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年来教育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放学了,孩子们都不愿意回家”

  “经过60年的发展,全疆学校达到9230所,在校学生473.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65.07%。60年来,全疆学校净增4.4倍,在校学生净增11.7倍,专任教师净增25.6倍……”提到教育成绩,新疆教育厅厅长吐尔逊·伊不拉音说出一连串数据。

  数据的背后,是党和国家对新疆教育的持续投入与关怀。一所又一所新疆学校,宛若肖胡孜小学,已经或者正在奇迹般地改变模样,诠释着教育跨越发展的新疆范本。

  “现在,放学了,孩子都不愿意回家。”乌鲁木齐县教育局局长张玉红告诉记者,学校办学条件好了,活动丰富多彩,孩子觉得学校是一个比家里更有意思的地方。

  乌鲁木齐县总人口6.26万人,由13个民族组成,其中农业人口4.93万人,少数民族4.01万人,属于典型的新疆农牧地带。其中,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哈萨克族。

  矗立于山峰之间,天山美景跃然窗外,建筑和墙面满是哈萨克族民族符号的乌鲁木齐县甘沟小学,与群山环绕融为一体。走进学校的音乐室、美术室、活动室和远程教育室,记者理解了张玉红那番话的深意,作为一所乡村小学,这里的办学条件绝不逊于任何一所内地学校。

  2010年以来,乌鲁木齐县在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累计投入超过3亿元用于中小学基础设施及运动场项目建设。

  孩子不愿意回家,还因为学校的营养餐更好吃。“现在学校食堂的饭菜比学生家里还要丰盛。”疏附县乌帕尔乡中学校长吾普尔·伊卜拉伊木,向记者介绍学校的营养餐,“周一是手抓饭,周二是羊肉拌面……”

  目前在疏附县,每个学生一学年享受3000元补助,包括伙食费、住宿费、教材费等。

  “再偏远,也是祖国的一所学校”

  新疆教育跨越发展的背后,也离不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定推动。

  5年前,新疆确立以“教育强县”为抓手,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到2014年,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81%、116.23%,较1979年分别增长5.11、33.23个百分点;学前三年入园率达72.42%。

  对此,最深有体会的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中学校长白志强。阿拉山口因地形独特形成大风口,每年约有300天在刮风,平均8级以上大风达165天。“阿拉山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志强略显无奈,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搞好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自治区党委、政府,特别是博尔塔拉蒙自治州并没有放弃阿拉山口市中学。“不管再偏远、再艰苦,也是祖国的一所学校。”白志强表示,阿拉山口建市以来,阿拉山口市中学变化巨大,特别是基础建设突飞猛进。

  从2014年到现在,阿拉山口市中学仅基础建设投资就达2200多万元,25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已经验收竣工;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9月底就要竣工;近5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今年年底即可完工;2100平方米的教师周转房,明年可以入住;28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即将建在校园里。

  作为校长,这些日子,白志强忙并快乐着。他感叹,阿拉山口市是自治区“教育强县”的受益者。

  今年,与白志强一样忙并快乐着的,还有一位同龄人。他就是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局长姜龙。

  与白志强不同的是,姜龙所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好,由两个老区合并而来;相同的是,合并之前的两个区,本身教育基础非常薄弱。

  今年暑假,姜龙一直在区内几个大工地上穿梭,跑得又黑又瘦。他要赶在9月开学之前,让几所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几所学校全是与新疆最好的中学和小学合作,将极大地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自治区有好政策,我们才能这么好地发展。”姜龙告诉记者。

  始终将教育援疆摆在突出位置

  “厚德、博雅、笃学、敏行”,这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的校训,如今它也是博乐市高级中学的校训。

  博乐市高级中学还有一个响亮的新名字——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校园内各栋建筑名字都与湖北有关系,譬如“楚星阁”。

  作为湖北省教育援疆重点项目之一,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仅二期工程就投入4500万元。该校充分借鉴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全寄宿办学模式,开设高效课堂,并于2012年成为自治区首批多样化发展试点高中。

  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党委书记王爱杰说,学校已经换了好几任湖北援疆校长,目前有27位武汉援疆教师,其中还有特级教师。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委书记赵青表示,近5年来,湖北充分发挥教育大省优势,始终将教育援疆摆在突出位置,以资金和人才为支撑,探索出了一条“增收入、引智援、办名校、创品牌”的教育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先后有140名湖北中长期教育管理干部在博州开展工作,并有64所湖北中小学、高职院校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建立“手拉手”关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教育局党委书记丁赟表示,援疆工作极大推动了地方教育的发展。

  对于援疆工作,疏勒县教育局局长曹晓宣也感叹,“援疆让疏勒县中小学及职业学校的面貌天翻地覆”。

  对口支援疏勒县的是山东省。除了改善疏勒县办学条件外,山东省每年还选派优秀教师和大学生来疏勒县支教。“这为疏勒县培养了一大批带不走的学科骨干。”曹晓宣说。

  历时一周,行程近万里,从南疆到北疆,记者除了感叹新疆之大、之美及新疆人的友善、热情之余,更感叹新疆教育60年的每日之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梁超说,今年6月新疆召开了教育教师工作会议,提出要走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教育发展路子,将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教育中心,为新疆教育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成为新疆教育发展的重要遵循。

  我们相信,新疆教育事业将沿着这条道路,奋勇前进,再立新功。 (记者 黄金鲁克 蒋夫尔 储召生 万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