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60年发展纪实

来源: 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2日

满怀激情与梦想迈向新征程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60年发展纪实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多次强调:“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一要靠科技,二要靠人才,三要靠科学管理。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才。教育培训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气象教育培训工作,把气象教育培训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有力地促进了气象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

  60年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始终围绕不同时期气象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孜孜以求、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教育培训发展之路,开创了“气象干部教育”和“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的新局面。

  理念与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一栋学生宿舍、一座教学楼和一所学生食堂,这是上世纪50年代成立之初的气象学校。第一批气象技术人才就出自于这样简陋的办学条件中,为我国扩建台站网、实现技术规范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大批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气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从校园陆续走向全国,为基层气象队伍建设和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干部学院60年发展历程中,不变的是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办学信念的坚守。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气象事业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科技、管理、领导干部人才队伍的培训需求与日俱增,气象行业出现全球化、专业化、一体化的特征。“没有专业学历教育作支撑的继续教育应如何定位和发展”“如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质量和效果”“怎样才能遵循成人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干部学院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需求,在探索中前行,不断创新理念,逐渐摸清规律。

  2007年,干部学院初步形成“两基地、三平台”的事业发展定位,即领导干部培训和气候系统监测与气象预报预测人员培训两大基地,气候系统监测和气象预报预测培训、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与资源、气象科技信息与情报三大共享平台,适应现代气象业务服务的发展。

  2011年以来,随着工作不断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入,气象教育培训成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身就是一门学问。要提升培训质量,就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教学、科研、咨询”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使气象教育培训从最初的应知应会培训发展到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行为,更加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

  在原有事业格局基础上,干部学院形成了“一基地、两特色、四平台、五大功能”的气象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新格局,即一个国家级高层次气象骨干人才培训基地,气象领导干部和气象预报预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为两大特色,气象监测与预报预测培训共享平台、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与资源共享平台、气象综合测评与成果推广应用平台以及气象科技信息与情报共享平台等四大平台,气象文献信息服务、气象部门考试测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标准化研究和服务、政策咨询等五大功能。

  此外,在中国气象局构建开放式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过程中,干部学院瞄准培训内容上的“三衔接”,即与气象基础教育衔接、与气象业务管理需求衔接、与世界先进水平衔接,初步探索建立了面向气象事业发展、以岗位能力为目标、分层分类模块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教育培训的政策宣传贯彻平台、知识传授讲台、成果推广前台、经验交流舞台等作用,更好地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业务技术改革服务,为气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效益与贡献:人才培养润物无声

  60年来,干部学院围绕不同历史时期气象事业发展需求,培养、输送了大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才。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气象学、高空气象、农业气象、大气物理学、计算机及应用等专业方向,干部学院共培养各层次毕业生约1万人,遍布全国2000多个台站。特别是近十年来,干部学院在气象干部教育和专业气象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气象部门人员转变发展观念、人才结构改善以及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高学浩对近年来气象部门的重大培训活动记忆犹新。他举了三个例子:一是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举行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远程培训,全国气象部门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万余人参加培训;二是2007年全国气象部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全员轮训,培训对象覆盖全国气象部门所有在职司局级领导干部,国家、区域、省级轨道业务和功能体系牵头人以及骨干培训教师;三是2009年4月延续至今的“三大轮训”,即中国气象局司局级领导干部轮训、县局长轮训和预报员轮训。

  “三次大规模轮训,在各部委都是很少见的。”多家中央级媒体关注并评论到,“这几次轮训对广大气象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正确理解中国气象局党组决策思路、更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学员们普遍反映,培训越来越注重实效了。“通过培训,基层领头人更明白‘上面’规划,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更好地把握方向,同时吸取了兄弟单位好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在工作中少走一些弯路。”江苏省高淳县气象局局长王欣欣在接受县局长轮训后,带着一大堆学习成果回到当地。

  安徽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东勇说:“外籍老师独特的视角让我大开眼界。我尝试着用多斯维尔老师教授的‘基于要素的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很有效果。”

  目前,除了全国大规模轮训外,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预警等重大工程培训使各级气象部门业务人员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能力不断提升;天气预报员、综合观测人员、资料业务人员上岗培训使近2000名新进毕业生具备了相应岗位的必备知识技能;干部学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远程培训,实现了全国气象部门5万多名职工、2000多个基层台站的气象远程同步在线学习。近15年来,干部学院累计完成业务管理骨干培训1042期,培训各类学员45606人次,培训量累计达107.76万人天,远程培训累计271.3万人次。

  挑战与应对:在希望中砥砺前行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工作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关注,建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型事业结构,均对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气象局党组提出,干部学院要充分发挥在高层次气象人才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在现代气象业务培训中的示范作用、在培训学科与教材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在气象培训体系中的牵头指导作用。

  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干部学院院长许小峰强调,要以提高气象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为主线,坚持面向组织需求与岗位需求,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的模块化培训课程体系,打造一支气象教育培训专兼职师资队伍,统筹气象教育培训资源,树立“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培训需先行”的理念,遵循成人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真正实现提质增效。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干部培训学院明确将从六个方面攻关:探索气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创新,形成面向预报人员、观测人员、服务人员、资料人员,开展基础类培训、上岗培训、岗位培训、新知识新技术培训、高级研讨班等分层分类模块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实践培训组织体系创新,形成组织开展大规模轮训的“1+X”培训组织管理模式以及“阶段性总结、持续性改进”的工作方法和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要求、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考试考核和统一效果评估“五统一”的教学组织管理要求;开展教育技术方法创新,启动预报员模拟培训系统、综合观测仿真培训系统等基础业务平台建设,研究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技术方法得到应用;探索培训质量控制创新,建立健全质量、效果、效益三级评估体系;实现教育培训服务方式创新,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由国家级主站、省级二级站和地县学习点构成的三级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开展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初步实现以气象专业教师为主的单科性向专业覆盖面较广泛的多科性教师结构的转变,建立全国气象培训专兼职师资库,统筹管理和集约使用教师资源。

  “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接续60年的光辉发展历程,满怀创业的激情与梦想,迈向新的征程,面向未来,有理由相信干部学院明天更加美好。”高学浩说。(记者 孙楠 通讯员 何桢 责编 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