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大众创业更多是一种理念引领

作者:张学炬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网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0日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提倡大众创业,不是要人人创业,不是说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去创业,高校在执行这个大的宏观引导的时候,要量力而行”。

  施一公的话很有道理,大众创业并非号召所有人都去创业,要因人而异。实际上,强调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是一体同身的,提倡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精神,一种锐意进取的姿态。

  大众创业还体现了一种就业观的价值引领。众所周知,很多人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不是因为大学生人才太多,而是因为有些大学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脱节,不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这些未就业的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市场的需求,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用意在于让大学生从迅速发展的社会中发现一些稍纵即逝的商机,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政策利好,开创出新的事业,填补国家某些领域的空白,这样既成就了自己,也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

  创业还意味着自我超越,不墨守成规,这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素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岗位需要人去填补,去脚踏实地的做“螺丝钉”的工作,这些岗位也许不起眼,但意义一样重大,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

  若一味地提倡创业,不管何种人群都去尝试,勇气虽然可嘉,但结果往往不容乐观。大学生创业这几年非常“火”,跃跃欲试的很多,但成功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不仅“业”没有创好,还把最基本的学业给耽误了,这岂不是得不偿失?这虽然和部分大学的不当引导有关,但也和部分学生的盲目跟风有关。一看到某些人成功了,就急不可耐,也不看自己是不是具备相关能力,就“下海”了,结果呛水的多,学会游泳的少。

  创业需要鼓励和引导,政府要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合适的土壤,在政策上大力给予扶持,让他们做时代的弄潮儿,也要为“守成”者积极地开辟道路。媒体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不能过度渲染创业,要引导学生合理的选择就业,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高校也要做好必要的引导,帮助大学生做好必要的人生规划,不要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冲昏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