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全程教育临床培养乡村全科教师

作者:夏庆利 童三红 雷中怀 胡世刚 马慧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0日

定向培养黄冈乡村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以下简称“全科教师”),是黄冈师范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主动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黄冈农村基础教育,凸显学校百年师范的文化传承和经验积淀,推广“全程教育临床培养卓越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实践探索。

定向培养乡村“全科教师”的现实意义

为了在新时代展示黄冈基础教育品牌新气象,黄冈师范学院充分发挥百年师范优势,秉承“扎根基层、服务桑梓”的优良传统,顺应黄冈市政府部门“教育均衡”和“教育扶贫”战略,主动承担起培养黄冈卓越乡村全科教师的重任。

1. 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扶贫先扶教”“治贫先治愚”,黄冈是教育大市,教育的短板在乡村,乡村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年龄老化。体、音、美、科学、信息技术等小学科教师缺额大,村小、乡村教学点50岁以上的教师占60%,难以适应新时代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急需补充“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乡村全科教师。

2. 弘扬百年师范品牌。百年黄师始终“坚守教师教育品牌不动摇,创新教师教育模式不断线,引领教师教育发展不松懈”,积极探索专业学科与教育学科全程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为大别山老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基础扎实、能教善管、敬业乐教、吃苦耐劳”的优秀教师。进入新时代,黄冈师范学院较早启动“卓越教师”项目,提出了“全程师德养成”和“全程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并行培养模式,形成了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卓越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已与黄冈10个县、市、区战略合作,每年免费培养大批乡村在岗教师。

定向培养“全科教师”的实践创新

黄冈乡村需要“一专多能”、吃苦耐劳、扎根基层的“四有”好老师,为此我们“量身定做”了黄冈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方案,确立了“专科层次、面向小学、全科口径”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下得去、教得好”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

(一)全程贯穿“师德养成临床”

1. 全程浸润“红色”,打好师德底色。学校为“全科教师班”专门设计了“红色”熔炉,包括红色剧目、红色资源展示馆、红色教材、红色教育基地、红色讲坛等。“全科教师班”进校伊始,首先参观学校“黄冈红色资源展示馆”,让学生感知本土革命先烈英勇事迹,上好“三观”教育第一课。然后观看学校大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红色薪传》,感受黄冈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自由、民主与独立,抛头颅、洒热血,谱写的悲壮英雄史诗,剧中董必武与陈潭秋在南湖历史性的握手、黄麻起义、鄂豫皖根据地的建立、挺进大别山等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声、光、影等艺术呈现,让学生们受到强烈震撼,实现大别山深厚的红色基因悄然“遗传”。“全科教师班”三年教学计划里,全程贯穿“红色”浸润。一年级以观看红色微视频、听红色故事为主,二年级以“信仰之行”“青春之光”“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践行红色精神为主;三年级开展以“我懂这热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强化认知形成及深化理论。

2. 全程紧邻榜样,树立师德标杆。加强“师德涵养基地”建设,实施“名师、名校、名著”师德引领工程,聘请全国教书育人师德楷模汪金权为代表的一批校外导师,通过“师德讲堂”展示名师扎根农村、呕心沥血、爱岗敬业的教育风范;组织“十元钱·千分爱”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爱、发现爱、分享爱,认识教育的本质是从点亮每个人开始!组织学生观摩湖北省新机制教师入职仪式,提升教师职业神圣感。利用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开通师范院校之间的网络直播课堂,让学生分享全省优质教师教育资源。选派优秀学生到世界著名高校游学,中西合璧,丰富师德内涵。举办“读教育名著,作分享演讲”活动,通过读书分享汇报会,营造挚爱教育的浓郁氛围。

3. 全程贴近乡村,践行师德规范。“全科教师班”一年级通过观摩各自校外导师课堂,接受师德认知教育;二年级通过专业综合认知实践、到城郊小学担任班主任助理、“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等活动,感受真实乡村小学教育,激发学生奉献乡村教育的情怀;三年级通过担任城郊小学副班主任、赴各自定向就业的教学点开展上岗实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在校期间,每年暑期组织学生参加“关爱乡村留守儿童暑期志愿服务队”,通过这些贴近乡村的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全程贯穿“教学临床实践”

“全科教师班”围绕“语数外通吃,体音美全扛”的全科素养目标,构建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育学科课程+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设计了“1+0.5+0.5+0.5+0.5”五段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全程贯通、全面渗透、立体交叉”,做到“年年有活动,期期有实践,门门有翻转,堂堂有训练”。

1. 大一夯实基础,锤炼教师基本功。“全科教师班”一年级周一到周四每天早晚各半个小时的“三字一话”训练,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队(高年级遴选产生)全程跟班辅导,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师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三笔字”书写规范、工整。同时,学校为“全科教师班”配备了专用教室,学生通过办黑板报、墙报锻炼教师基本功。注重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训练,通过英语“晨读、晨听”“英语咖啡吧”,使学生具备初步英语交流能力。开放公共计算机实验室,配备指导教师,使学生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2. 大二上“观摩临床”,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形成。“见习临床”包括观摩校外导师的真实教学设计,参与校外导师课件制作,观摩校外导师的真实课堂,“同课异构”训练,微格教学打磨等。通过“见习临床”,“全科教师班”的学生每人都能设计好一节课、做好一个课件、讲好一节课、组织好一次小学生课外活动,初步具备教师专业能力。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将师德养成与教师专业能力形成全面融合。

3. 大二下“实习临床”,尝试教师专业能力实践。大二下通过“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学生接过离岗培训教师的“教鞭”,在离岗教师授课的班级开始真实的教学过程。与正式走上教学岗位不同的是,此时的学生既有离岗培训教师的经验指导,也能够获得就读学校指派的实习指导教师的理论指导,是一次理论见诸实践的极佳机会。可以把“见习临床”阶段积累的教法悉数通过实践检验,从而在实践中领悟和巩固。同时,“国培”顶岗还可以锻炼学生多学科课程教学能力,是对全科培养的一次检验。

4. 大三上“临床反思”,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以“实习临床”为素材,总结“为师之道,为教之法”;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各种课堂教学竞赛,领悟启发式教学的技巧,接受专家点评,汲取对手长处,实现整体提升。同时,积极开展教育调研、论文写作、反思训练,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更好地指导未来教育实践,实现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5. 大三下“临床实践”,促进教师实践理性升华。“全科教师班”的学生要到各定向就业教学点开展为期16周的上岗实习,训练学生组织小学各科教学的能力,能设计、讲课、说课、制作课件,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同时,具备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从事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的能力,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升华,缩短就业磨合期。

全程教育临床条件保障

1. 构建“四双”保障体系。在“双建制班”学,是指在“教学班”学习专业知识,接受普适德育,在“全科教师班”学习教育理论和技能,接受师德浸润;用“双模块课”教,是指学科知识模块课和教师教育能力模块课同步开设;由“双导师”领,是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分别引领理论认知和实践认知,校内与校外无缝对接;在“双基地”练,是指分别在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双重实践。

2. 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实现全自动微格教学训练;中心拥有覆盖基础教育1至12年级的教学资源库;校外建有40个紧密型教育实习基地,可共享本部数字教学资源;定期举办小学校长论坛,增进学生对农村小学现实状况的了解;教师发展中心购置了慕课平台,可以支撑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3. 建构了“紧密型U-G-S”融合机制。在黄冈市政府部门定向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文件里,明确规定了市教育部门必须参与“全科教师班”培养的全过程,协助解决教学资源、实习基地和就业等环节困难。同时借助黄冈市政府部门统筹大学生实习实训契机,通过“国培”顶岗、教育实习、志愿服务,大力拓展紧密型教育实习基地;通过互联网与农村小学共享教育资源,同时改善实习生教学条件,真正建立起“U-G-S”融合机制,为常年教育临床提供保障。

2018年伊始,湖北省教育部门专门到学校调研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经验及困难,初步确定举办本科层次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定向培养班,并且延伸到定向培养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两项共计500名。目前,各县(市、区)正在申报计划。在培养方式上,继续围绕提升培养质量主题,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与黄冈市共同打造真正属于本土需要的“全科教师”,补齐乡村教育发展短板,拨亮乡村教育发展的“希望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