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就《“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答记者问

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2日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未来一段时期推进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此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请问在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领域,面临怎样的发展基础和要求?

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新成就。一是多元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基本社会保险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二是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强化保基本、促普惠、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三是健康支撑体系不断健全。医养结合服务有序发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岁。四是老年人社会融入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康养旅游等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社会参与方式更加多样,老年人居住出行、智能技术、权益保障等软性和硬性、虚拟和现实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五是银发经济持续发展。老年用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产业规模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新业态不断涌现。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领域,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尚需提升。新形势下,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服务需求相适应,为此尚需系统谋划、持续推进。

问:《规划》提出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请问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进展如何?“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医保局牵头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指导试点地方围绕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管理办法、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制度政策框架初步确立,多方共担的筹资机制、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协同配套的支付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等基本建立,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探索社会化经办模式。制度目标基本实现,切实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经济和事务负担,在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推动劳动力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试点城市达49个,参保1.4亿人,累计享受待遇达160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安排,加大探索力度,切实抓好试点,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力争“十四五”期间基本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制度框架。

问:《规划》提出织牢兜底性养老服务网,请问其中都包含哪些内容?我国兜底性养老服务网发展基础如何?

答:《规划》提出要织牢兜底性养老服务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部署:一是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明确服务标准,为老年人提供分类服务。二是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在满足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的空巢(独居)、留守、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服务。到2025年,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有率达到100%。三是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以农村幸福院等为依托,构建互助养老服务网络。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巡访制度,防范基本生活安全风险。到2025年,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实现上述规划目标任务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基础。近年来,民政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一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夯实兜底性养老服务网发展基础。一是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制定出台老年人福利补贴、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等相关政策文件,加强与长期护理保险等领域的政策衔接。二是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能力。初步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办养老机构2.2万个,特困老年人实现“应养尽养”。三是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农村敬老院1.7万家,农村互助养老设施13.3万个。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四是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十三五”逐年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累计安排186亿元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0年,全国共支出老年福利经费385.7亿元,养老服务经费131.3亿元。

下一步,民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规划》部署,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牢牢兜住老年人基本生活安全底线,让他们安享幸福晚年。

问: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此次《规划》又提出了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请问国家在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方面将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2019年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同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取得积极进展。三年来,中央预算内投资投入超过60亿元,带动了全国超过30万张养老服务床位建设。支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养老服务设施,推动更多机构实现转型并重点面向广大群众提供普惠型养老服务,2021年支持约3万张转型床位。同时,在专项行动推动下,实现央地协同、城企联动,实现以投资换机制,带动“社区、医养、学习、旅居”等重点类型发展,专项行动发挥了凝聚社会共识和各方力量的作用,实现了为最广大老年人提供普惠养老服务的政策初衷。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的任务。继续培育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通过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将服务延伸至家庭。推动乡镇、街道层面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机构功能互补,共同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同时重点支持护理型养老服务设施机构建设。在普惠服务能力建设方面,重点强调社区服务设施配套达标、顺利运营,同时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发挥作用,切实为群众提供服务优质、价格合理的养老服务。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推进普惠养老服务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将普惠的实惠带给广大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庭。

问:居家社区养老覆盖最广大老年人,我们关注到《规划》在老年助餐服务、助浴助洁、巡访关爱服务等方面都有考虑,能否请您描绘一下“十四五”时期居家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图景是什么样的?

答:“十四五”时期是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老年人居家就近养老期待需求,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将着力解决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2.0”版本:

一是朝着“老年人哪里多、我们就把养老服务机构办在哪”的方向,优化设施布局。大力推进城市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推进老旧城区、已建成居住(小)区基本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构建城市社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健全农村形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二是朝着“老年人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的方向,创新服务形式。进一步规范和推广家庭养老床位、老年餐桌、互助幸福院、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巡访关爱、适老化改造等比较成熟的新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养老顾问、时间银行、智慧养老等新型服务,惠及更多居家老年人。

三是朝着“老年人关心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的方向,加大和优化为老服务供给。指导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通过签约合作、与医疗机构毗邻建设等方式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双重需求。促进老年用品创新升级,满足老年人对老年用品的使用需求。通过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老服务组织等对老年人开展公益智能技术培训,满足老年人了解新事物、运用新技术需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总之,“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更丰富、更便捷、更有质量,让老年人在家和社区养老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

问:我们注意到,老年健康服务是老年人关注度最高的服务之一。请问《规划》在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方面,有哪些新亮点?

答: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部门深入推进医养结合,优化老年健康服务,提高健康老龄化水平。此次《规划》中设立“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专章,并提出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发展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强化老年人疫情防控等方面任务。

在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方面,重点要完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老年健康促进工程。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心理关爱行动。发挥中医药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在发展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方面,重点是增强医疗卫生机构为老服务能力。加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支持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将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加快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推动医疗服务向居家社区延伸。鼓励社会力量开办社区护理站。积极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服务。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支持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生命教育。

在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方面,重点是鼓励大型或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联体管理,到2025年,养老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能力。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康复服务”,发展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

在强化老年人疫情防控方面,按照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重点是制定老年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指南,分类完善居家、社区和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疫情防控措施。在疫情应急处置中,做好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就医帮助、生活照顾、心理慰藉等服务。加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制度和能力建设。

问:我们注意到,《规划》重点任务里专章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在养老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尚属首次。请问如何理解发展银发经济与发展老龄事业的关系?“十四五”银发经济将在哪些领域有看点?

答:党和国家在“十四五”时期提出发展银发经济的任务,虽属首次但并不突然。在供给侧,政策一直鼓励和推动老龄领域市场和业态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报请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各部门、各省市均密集出台支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国有、民间资本在老龄产业项目的投资热情持续升高。从需求侧,“十四五”时期,老年人口结构、经济社会条件都发生变化,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需求端的改变使银发经济的发展条件日益成熟。

发展中国特色银发经济,就要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优势:一方面,要坚守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能,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均等可及的服务和产品,推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惠及每位老年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等不同资本,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不同组织在扩大供给规模、提高供给质量、满足多层次民生需求的作用,推动形成国内强大市场。通过建立系统性、整体性的产业发展政策来推动银发经济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将是14亿人口大国向全世界展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模式”的必由之路。

“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作为:一是加强规划引领。落实好《规划》的部署,重点推进银发经济相关的老年用品产业、科技化智能化升级、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等领域。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包容开放的发展环境,完善便利高效的监管服务,让市场主体蓬勃发展、银发经济充满活力。三是支持产品创新。制定老年用品和服务目录、质量标准,加大老年产品的研发制造,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产品。四是培育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创新力强、品质优良、标准规范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为老服务优质品牌”,引导老龄产业集群发展。

问:践行积极老龄观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请问《规划》对此有哪些落实举措?

答:《规划》设立“践行积极老龄观”专章,包含创新发展老年教育、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丰富老年人文体休闲生活等内容。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坚持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将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创新发展老年教育方面,提出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支持各类有条件的学校举办老年大学(学校)、参与老年教育。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学习点。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推动各地开放大学举办“老年开放大学”,鼓励老年教育机构开展在线老年教育。

在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方面,提出加强老年人就业服务,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老年人劳动就业权益和创业权益。鼓励老年人社会参与,在全社会倡导积极老龄观。积极开展“银龄行动”,支持老年人参与文明实践、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科教文卫等事业。建设高层次老年人才智库。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在城乡社区建立基层老年协会等基层老年社会组织。

在丰富老年人文体休闲生活方面,提出扩大老年文化服务供给,改扩建或新建一批老年公共文体活动场所。加强弘扬孝亲敬老美德的艺术作品创作。搭建老年文化活动交流展示平台。支持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引导各类旅游景区、度假区加强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建设康养旅游基地。鼓励企业开发老年特色旅游产品等。

问:《规划》中的发展要素支撑体系,是在养老的五年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请问发展要素主要指哪些要素,要素支撑体系要达到何种支撑效果?

答:事实上,发展要素涵盖的就是支撑《规划》顺利实施所需要的物质保障,就是供给侧的支撑,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等。此次《规划》单独设立要素支撑体系一章,原因是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持续加大发展要素的支撑,要素数量、结构、质量都要实现升级,要素之间还要形成高效协同的作用机制,才能推动事业发展和服务完善,才能更好对接需求端的升级,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服务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落实《规划》在培疗机构改革转型、土地设施、财政金融、人才等方面提出的要素支撑具体举措,包括:推动有关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养老服务,明确10个重点联系城市。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打造一批银发经济标杆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年度用地计划应保尽保,新增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存量房屋五年内不用改变土地类型。自2022年起将不低于55%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养老服务,探索养老机构多样化融资模式。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培养养老服务和老年医学人才队伍。

我们相信,规划谋定,要素先行。通过强有力的要素支撑,推动存量要素改革转型,加大增量要素的供给投入,老龄事业产业完全可以实现高效协同发展,造福更广大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