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飞翔

来源: 绥宁县农业局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2日

  2016年7月31日,两架无人飞机在绥宁县唐家坊镇唐市村大路旁的稻田里欢快的飞翔,飞机飞过的地方,洒下一丝丝的细雾,飞机下面的禾苗被高速旋转的桨叶吹开一个个旋涡,细雾直落于禾苗根部,又旋转而上包围了整个禾苗,围观的群众一片赞叹,“太神奇了,一架飞机一天能打100多亩稻田的农药,还打得这么透,如果人工去打药哪能打得这么好,要多少天啊……”这是制种大户汤明义在为自己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田进行破口期病虫害飞防作业,场面十分壮观,观看的人群有当地制种农户和看热闹的村民,他们看到了一个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画面。

  汤明义,绥宁县首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杂交水稻制种大户,绥宁县唐家坊镇唐市村6组村民,一个年满50岁的精壮汉子,刚毅的脸上透着智慧和纯朴,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就能看出,十分具有实干精神,但浑身散发着的却是一个具有现代经营头脑的当代新型职业农民气息。

  汤明义居住在唐家坊的小镇上,虽然是农民,但多年来,种田只是副业,主要还是做小生意,生意不大,收入却还不错,多年下来小有积蓄,前些年在临街边修建了三层带门面的楼房,家里开着门店,生意做得火红。虽然也种田,却只限于自己家的几亩地,胡乱地种下来一年也能收获几千斤稻谷,家里吃饭没有问题,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近年来,国家土地政策改革,鼓励农民土地流转,支持规模种植。土地流转成为我国最热门话题,一夜之间,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汤明义用他敏锐的经济头脑,迅速转变经营观念,加入了土地流转的潮流之中。

  绥宁县是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全县制种面积在6万亩左右,是全国重要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袁隆平院士亲自题字“中华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多年来,以隆平高科为主的全国十多家种业公司的制种基地一直设在绥宁。而唐家坊镇的制种面积有5000多亩,是绥宁县制种面积较大的乡镇。

  2015年,汤明义承包水田180多亩,全部用于杂交水稻制种,这一年由于水稻制种在抽穗扬花期雨水较多,制种田大面积发生了稻瘟病,全县有1000多亩种子田因稻瘟病严重而失收,还有近万亩种子田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减产,制种农户大多亏损。汤明义幸运的没有亏损,这得益于他的辛勤劳动、努力学习农业技术,以及经常请制种公司专家和镇农技站技术员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到结算时居然还小有盈利,这更坚定了他继续进行规模制种和学习农业技术的信心。镇农技站得知他的想法后,与农业局联系,他幸运的获得了学习的机会。

  2015年10月份,他被推荐到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系统学习。培训期间,他刻苦认真,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逐渐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升了境界,树立了现代大农业的发展理念,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都有了进一步提高,并且提高了经营管理能力。认识到加强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一刻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不能将新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也无法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培育学习中,他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仔细聆听专家授课,认真钻研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同时结交了许多创业朋友,通过15天的学习,他经常与同学们交流各自的创业心得、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还利用QQ群和微信群在网上进行交流,互通信息、资源共享。通过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发展空间。

  学习归来,他信心更足了,他由衷的感谢党的好政策,让他有了学习的机会,他对别人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真的好,不仅能学到有用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认识结交朋友,为以后的发展辅开道路。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再去学习。

  今年他又增加承包了170多亩水田,不仅在本乡制种,还和别人合作在相邻的黄土坑镇唐家村也流转了200多亩田进行制种。规模从上年的180亩增加到今年的500多亩。他说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技术和信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定能获得成功。

  随着面积的大幅度增加,操作机械化成为继续发展的瓶颈,如果还象过去那样请人犁田、插秧、打药、赶花粉、收割,请工费的费用也会让生产成本巨大而无法获利,况且现在农村劳动力奇缺,农忙时根本请不到人,耽误农时就会造成减产减收。从去年起,他陆续买进了大型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除政府补贴外,自己也投入了20多万元。今年的防病治虫还用上了无人飞机打药,机械化的使用让耕作变得轻松和快捷。目前,他的种子长势良好,如果不出意外,丰收已成定局。他说,明年争取自己买飞机搞飞防,豪言壮语,底气十足,一个新型职业农民的雄壮形象跃然而出。

  汤明义靠制种发展自己的事业,但他没有忘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不仅是制种大户,还是附近乃至全镇制种户的带头人。在生产过程中,他经常为附近的农户服务,起到了义务技术员的作用,在技术上他毫不保守,在关键技术上,只要有人问,他就知无不言,多次到田里去观看。现在,附近的制种农民进行农事操作都要看他是怎么做的,他做什么别人也跟着做什么,看到他打农药,其他人也背着喷务器去田里打药,基本不用看县植保站发的“病虫情报”,大家戏称汤明义就是“病虫情报”。什么时候晒田,什么时候复水,什么时侯打“九二0”……跟着汤明义就行了。今年不仅汤明义的制种田长得好,附近的制种田也相当不错,一派丰收景象。在飞防现场,很多制种农户对县农业局人员说,汤明义是他们的带头人,如果大家今年丰收了,也有汤明义的一份功劳。

  无人飞机在稻田里欢快地飞翔,汤明义在稻田里不停地穿梭,他忙于指挥飞机打哪里,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在他的笑容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和新型职业农民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