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一个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意经

来源: 南报网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3日

  父亲承包的170亩地曾主要搞养殖,品种单一、模式传统,碰上“天灾”就亏本。1987年出生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跳回“农门”创业当新型农民,搞家庭农场,做美丽乡村游,采摘、钓鱼、农家菜、绿色农产品销售、苗木经营等,把170亩地运转得风生水起,年创收七八百万元。双休日、节假日,来乡村游的私家车停成一长溜。

  浦口区汤泉街道嘉禾家庭农场主桂云,成为越来越多返乡创业大学生中的佼佼者。

  “大学毕业后我也想按父辈期望的那样,既然已‘跳龙门’进了城,就安安稳稳在城里找个工作,成家立业。”昨天,在嘉禾农场农家乐餐厅门口,桂云一边查看自制酱料发酵情况一边说,都说农村有广阔天地,关键看你怎么施展。南京现在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家庭农场等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经营都有鼓励政策,他一直很受“诱惑”,觉得走现代农业创业之路比在城里公司打工更有作为,在说服了父母后,3年前他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创业。

  桂云决定先对家里的170亩承包地进行产业规划。此时恰值南京家庭农场起步,他抢抓时机在当地首批注册了家庭农场,得到农业等相关部门扶持,开始实践他的新型职业农民梦。

  “我先缩小鱼塘面积,丰富养殖品种,传统鱼塘也打造成垂钓池;水改旱后的地块部分搞苗木种植和园林绿化市场经营;苗木林下散养鸡鸭鹅;再圈起猪圈自养十几头南京土黑猪;河边、坡地、房前屋后等零碎地块种绿色蔬菜,吸引城里人下乡游的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基础完成了。”桂云说,他把农场做成一个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产业链的顶端是城里来消费的乡村游客人。中午吃饭时,游客听说桌上鲜美的泥鳅、土鸡、排骨,新鲜瓜果蔬菜等都产自农场,临走一定会再带点。水产养殖引进的新品种台湾大泥鳅,亩产效益很高,一亩最多能产7000斤,仅此一项一年就净赚20多万元。

  村里人看桂云搞现代农业经营挣了钱,都学着做,有的也引进了台湾大泥鳅养殖,一斤能卖18—20元,都赚了钱。桂云也不保留,把养殖技术、经验都教给村民。“如果全村美丽乡村游都搞起来,形成规模,才能做出名气,吸引更多城里人来消费。”桂云说,美丽乡村游市场不会一成不变,他先是在父亲传统养殖基础上突破创新,走出了现代休闲农业新路,挣到了钱。下一步他得自我突破创新,往互联网+和现代乡间民宿方向发展,自己的新型职业农民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最近,桂云已在琢磨招聘和自己一样的年轻大学生加盟,拓展电销市场和乡间民宿市场,培育与他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他的家庭农场也已被授牌为南京市级示范家庭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