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陕西:秦巴山区以农民工培训助推脱贫攻坚调查

作者:张权伟   来源: 陕西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07日

农名工培训.jpg

正在学习月嫂相关技能的紫阳县妇女。 紫阳县妇联供图

  古人云:纵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在身。

  对于从大山中走出的农民而言,掌握一技之长,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安身立命和发家致富,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得力做法。也唯有让外出务工者普遍掌握求生技能,陕南山区才有可能彻底摘掉贫穷的帽子。

  1. 一把修脚刀修出大产业

  故事的起点,要从20年前的一把修脚刀开始讲起。1997年,当14岁的紫阳山村青年郑远元准备离开家乡,去往四川达州打工的那一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顿顿吃上肉。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第一份职业就是跟随达州的亲戚去走街串巷给别人修脚。

  初出茅庐的郑远元对这份工作并不喜欢,学成这门手艺后不久便跑出去从事了别的行业。但是,经过几年的漂泊和社会历练之后,郑远元最终还是决定重新拿起了修脚刀。“在外终究只是为别人打工,人这一辈子,总是要做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吧。”郑远元如此解释重操旧业的原因。

  2003年9月,郑远元在汉中的街头开始摆摊为路人修脚。“小伙子,要修不好,我就把你摊子砸了!”初在汉中街头摆摊的他每天都要遇到好几次这样的诘难。郑远元也时刻都在琢磨,到底怎么能把别人的脚病治好。就这样,从刚开始无人问津,到逐渐建立口碑,再到每个月都能赚到近万元,郑远元终于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聪明和勤奋从来都是这个世界成功的制胜法宝。起早贪黑又悟性极高的郑远元一步步地从摆地摊走到了自己的第一家门店开业,完成了创业最重要的从“0”到“1”的阶段。2005年元宵节后的第二天,一家名为“郑远元的修脚店”在汉中开业。

  店面开张当然需要增加一些人手,郑远元的第一反应就是找自家那些仍然在大山里受穷的亲戚,结果遇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就是穷死也不去给别人修脚!”经过反复“游说”,郑远元的姐姐、嫂子等人成为他的第一批员工。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数学公式里的加减乘除了。一家接着一家开业,宣布着郑远元的事业开始从门店走向企业、走向集团了。2007年8月31日,“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在西安成立,郑远元连锁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这一年,郑远元的连锁门店开到了武汉和长沙。到2009年7月,直营店达到112家,再加上加盟店,总共达到了400家。

  门店急剧扩张的背后,郑远元发现了一个瓶颈所在:公司从哪里找这么多修脚工?总不能像初始阶段那样总是通过熟人介绍吧!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阶段,郑远元再一次将目光转回了家乡紫阳县——在那里,数万富余劳动力正苦于没有走出去的门路。

  一个改变紫阳千家万户乃至全县产业格局的机会,就这样静悄悄地来临了。

  2. 一门技能改变几万人的命运

  其实,就在短短的十年前,甚至更近一些的三年前,很多紫阳人还未曾想到自己会加入到修脚这一行业。然而,“郑远元”这一品牌的突然崛起,改变了这个县几万人的人生轨迹。

  紫阳是国定贫困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有贫困村147个,贫困群众收入低,增收难度大;常年有8万多外出务工人员,绝大部分人没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大多从事苦、累、重、脏且收入低的工作。从2014年起,紫阳县将修脚师免费技能培训作为十大惠民工程之一,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上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修脚师培训,出台免学费、食宿费、发放交通补贴“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并与远元集团签订用工协议,制定最低工资保护政策;企业承诺“三包两稳”,即包到门店路费、包吃包住、稳就业稳收入。

  紫阳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主任贾学平说:“培训工作的核心是就业,为了解决好就业问题,基地实行了订单培训模式,保证为每位结业学员妥善安置就业岗位。”

  紫阳县修脚师培训中心的走廊里贴着数十位优秀学员的事迹简介,石万仲就是其中一位。他今年43岁,是洄水镇团堡村农民,早年曾在河南安阳煤矿打工十多年,2014年参加县里举办的修脚师培训班,结业后分配到远元集团湖北分公司武汉鲁磨店,不到半年时间便提升为店长,年薪十多万元。

  “修脚你莫嫌,发财在眼前。”“一年修脚挣票子,三年修脚买房子,五年修脚买车子。”在紫阳,像这样关于修脚产业的顺口溜几乎家喻户晓。据贾学平介绍,从2014年4月至今他们已举办修脚师培训班116期,培训学员9815人,有7500多名“紫阳修脚师”走上就业岗位,月工资稳定在4000元以上。目前想来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报名参加修脚培训的,已经排到数月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