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右江区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日前,右江区举办的农民工技能大赛吸引了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焊工、钢筋工、中式面点师、汽车维修电工等300多名农民技能高手参赛。这只是右江区引导和激励广大农民工学技能、练本领,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右江区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施策,全力打造劳务开发套餐,服务全区脱贫攻坚大格局。
“麽乜”是右江河谷壮族特有的民族手工艺品,几年来,右江区通过大力宣传“麽乜”品牌标志,深挖“麽乜”文化内涵,大大提升了“右江麽乜”的品牌知名度。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掌握“麽乜”制作工艺,该区经常举办培训班,壮大“麽乜”制作队伍。到目前,右江区参与制作“右江麽乜”的老百姓多达500余人。
来自该区龙景街道七塘社区的的黄妈军是受益人之一,“利用闲暇时间制作‘麽乜’,现在我的年收入涨了一大截。”她开心地说。“右江麽乜”年均产量在2.5万个左右,深受区内外游客的青睐。
“以前种田,一年收入才一两千元钱,现在我在两亩水田上种植食用菌,一年收入就有二三十万元。”走进右江区大楞乡罗甫村食用菌生产基地,负责人黄家学对于能在家门口挣钱开心不已。这个基地是他返乡创业项目,如今,基地已初具规模,食用菌产业已经步入正轨。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培训与扶持下,罗甫村很多群众搭上了食用菌种植的“快车”,纷纷加入到罗甫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参与开发,收入也随着增加。
“找工作、想创业、学技能,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服务,现在村民们不出家门就能找到合意的工作,非常方便。”右江区泮水乡那眉村委会主任卢志慎说,人社部门搭建起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项目,还给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理员配备了平板电脑,方便村民网上求职,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近年来,右江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鼓励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电子商务、信息网络、互联网+、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商贸新兴业态服务业经济发展;加强培育创新创业主体,重点引导支持大学生、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失地农民、返乡人员等自主创业。举办“就业援助月” “春风行动”等免费招聘活动,重点为广大档立卡贫困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群提供服务。目前,该区完成新增就业7054人次,其中下岗人员1177人次,就业困难人员397人次。就业技能培训9778人次,推荐岗位320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20个,解决就业困难人员122人就业 ;为33户自主创业的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0万元;发放各类惠民就业政策共计50多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