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春茶上市以来,浮梁县茶叶种植大户臧文敏忙得不可开交,茶叶销量从往年的6万吨上升为12万吨。销量猛增,得益于臧文敏在江西农业大学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之旅。先进的种植技术,使臧文敏的茶叶品质显著提升。加上运用电子商务营销,臧文敏逐步走出单纯依靠人际关系和老客户带动的销售模式。
2012年开始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政府出钱、学校出力、三农受益”的惠民工程,旨在打造一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江西农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余清华曾做过调研,在江西农村,大学生较少。他认为,知识下乡、人才还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
江西农大自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以来,已招收培养专科、本科学员近万人。学员来自全省基层农村,由乡镇、县(市、区)、市逐级严格审核上报,经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由该校组织统一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择优录取。
扎根于广袤田野的这一工程直面市场需求,教学模式采用“加、减、乘、除”四项法则:增加教学大纲以外的电子商务、农村土地流转确权、新农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等课程;对学员已熟知或已过时的知识进行相应删减;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学员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误区进行疏导。教学方法则立足“点、线、面”:紧紧围绕学员迫切需要的知识开展教学;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分段开展教学;以丰富学员知识面为目的,提高其综合素质。
由于主动适应了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和农村发展实际,学员们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农业生产及管理当中,有的学员发展的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有的学员进入了村“两委”班子,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致富带头人,仅2015年就有鹰潭的刘志发、信丰的王超、黎川的彭长华、丰城的周建兵、瑞昌的邵国有等8名学员被评为省劳模。刘志发的水稻联合社面积达4万亩,带动农户7000多户;周建兵的蛋鸭养殖达46万羽,解决了50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通过加强对毕业学员的创业指导和帮带,“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省已成立4家“农民大学生创业联盟”。江西农大计划今年完成50个县的“农民大学生创业联盟”筹备成立工作,为毕业学员创业开展具体指导与帮助,真正把学员培养成为“学得会、用得上、留得住、带得动”的新型职业农民。
点燃激情,放飞梦想。农民大学生追梦田园,风景正好。
作者:宋茜 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