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宁晋县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教育培训任务全面完成
2016年宁晋县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任务共计323人,其中小麦种植产业115人,玉米种植产业58人,设施蔬菜产业56人,生猪产业37人,梨树产业57人。,培训任务由经过省厅认定的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落实。宁晋职教中心具有专业培训团队和多年职业培训经验,多年来培训质量过硬,效果突出;根据《2016年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从培训对象遴选、培训学员确定、培训开班、不定期检查培训情况、通过学员调查培训情况到培训档案建设、培训总结等,我县都建立了严格的培训制度体系,确保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能圆满完成任务。自8月中旬始,截止到12月26日,宁晋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教育培训环节已经全部完成。
各个培育班按动植物生长规律分段进行培训,,经过15天的紧张学习,学员学到了技术,提高了能力,得到了实惠,深受学员欢迎。
具体做法是:
(一)充分调研定方案、出“菜单”:深入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特点和规律,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农民群众、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种养企业等对培训的意向,结合本地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对培训内容进行归类汇总,制定“菜单”和培训实施方案,切实按方案“菜单”操作,按单下菜,使培训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大胆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创新 “四化一平台”培训模式:即教学内容农时化、教学形式多样化、选用教材本土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构建学员之间及学员与专家教师的信息沟通平台{宁晋新型农民培育网及微信平台}。此模式的应用大大地提升了培训效果。在实施培训中,让“菜单”内容按农时季节融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室内授课与田间课堂相结合、实习实训与指导服务相结合、专家教授与行业能手相结合,在培训过程中推行送教下乡、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教学、观摩参观、现场答疑解困等形式,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培训科学有效,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
(三)组建高水准讲师团、选用精准教材:根据新形势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选聘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科院等省市及县域教学、生产、科研教授专家和生产能手作为培训师资,录入师资库,并对授课效果进行抽查评估,对师资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评价机制。选购适路规划教材,自编适合本地的校本教材,做到科学、权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群众理解掌握,使农民需求得到最大程度满足,提升培训效果。
(四)注重面对面“零距离”服务,实际实用接地气: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回访等方式,以培训学员为主体,以产业为中心,专家、教授“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解疑答惑,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促进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使培训不走过场而且切合实际。激发农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加强跟踪问效,提升培训质量:通过跟踪指导、实地走访学员来检验培训效果,了解培训取得实效和经验,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着力加强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育方式方法,探索出适合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路子。
(六)注重典型引导,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学员学习成绩、种植规模和技术水平,评选出2014年10名优秀学员,拿出10000元资金购买化肥对优秀学员进行奖励。对种植规模大、在当地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优秀学员,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扶持,帮助其解决规模化种植中存在的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生猪培训班学员刘爱娟,系宁晋县凤凰镇亭子头村人,从事养猪8年,育有种猪20头,肥猪300头,养殖场占地10亩,并建有一个配种站。多年来经常出现配种失败、种猪淘汰率高、生产效益低下问题。河北农业大学袁万哲教授、河北生猪产业体系疾病控制团队成员,给学员讲完课后,深入养殖场进行调研取样,带回农大分析。最后确诊为防疫措施不到位,由蓝尔、猪圆环两种病毒所致,提出了治疗方案和改进措施,解决了多年困扰的问题,避免了近10万的经济损失,并解决了周边养殖户同样的问题。类似典型还有很多。
今年我们跟踪选择了陈世君、刘会霞、刘爱娟、李记明、冯中友、季彦波、阴京彬、耿东昭等取得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经营管理能手和优秀学员典型,在《宁晋报》开辟了“新型职业农民风采”专栏连续刊登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事迹,扩大了影响,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七)建立专用网站:宁晋县职教中心、宁晋县财政局、宁晋县农业局投资10万元,建立宁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网站(宁晋新型农民培育网www.njxxnm.com),搭建专家与学员互动平台,使学员在家里通过网络就可以和专家面对面进行交流和咨询,建立专家通过网络定期指导服务制度,充实教学资源,农民通过网站能看到新的专业图书,了解新的农业产业政策、发展形势和市场变化。
2016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教育培训环节工作已完成,下一步我们将坚守初心,再接再厉,脚踏实地,创新务实,继续借鉴新经验,探索新路子,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宁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品牌和特色。为宁晋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