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湖南省洞口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助力扶贫攻坚

作者:袁惠园   来源: 洞口县农业局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3日

  洞口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东麓,资水上游,是一个传统农业生产大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和生猪养殖是农村和农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现辖24个乡镇(街道、管理区),334个行政村,总人口88.98万,乡村劳动力54.17万,农村从业人员50.59万人。有耕地面积81.35万亩,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0万亩,总产50万吨以上,以生猪为主的大牲畜年出栏220万头以上。由于地少人多,加上新世纪以来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耕地复种生产和养殖产业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整体水平仍处于较落后状态。全县乡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0558户,涉及贫困人口135612人,占总人口的15.2%。鉴于此,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植一大批农业规模生产经营大户和农业带头人,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推动扶贫攻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6年,全县各类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职业教育机构共开展农业科技培训70多场次,参加农民11000多人。其中新型职业农培育专项培训790人,区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职业农民开展培育,培训共开办16个班,涉及家庭农场主、农业专业生产大户、农机合作社法人、农机操作与维修、水稻生产、果树园艺、蔬菜生产、畜禽与水产养殖等专业。为确保培训质量和成效,结合脱贫攻坚目标,培训工作的重点,一是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整体实施方案、专业培训方案和教学管理方案,做到“一班一案”,严格按照方案组织开展培训。二是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类型严格遴选培育对象。培育对象的选择是保障培育质量的关键一环,结合扶贫攻坚任务,培育对象要包括招生区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计划生育贫困户。三是规范培训内容,要求围绕县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全过程生产设置培训课程,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贫困对象创业脱贫设置培训课程,使贫困户对该培训的产业能较快上手,技术易掌握,投入较小,效益较大,以推动扶贫攻坚工作进程;围绕农产品销售、增加附加值和收益设置培训课程;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业兴业设置培训课程。四是严格按照班主任制度、第一堂制度、学员考勤制度、满意度调查制度、培训台账制度、管理人员跟班制度“六项制度”以及集中培训时间要求开班培训。五是聘请省、市级教授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县农机学校聘请全省水稻栽培首席专家、湖南农大博导唐启源教授讲授了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县职业中专学校聘请邵阳市农科院副院长、柑桔栽培专家唐俊讲授柑桔增糖提质生产技术,以此带动培训整体水平的提高。六是严格培训验收,制订《洞口县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验收方案》,对培育机构项目实施组织、方案制订、培训和补助资金管理等12项培训工作进行验收。

  截至2016年12月底,新型农民培训任务圆满结束。1月17日,县项目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培育机构共招生810人,培训结业790人,其中贫困户结业198人,并对其中符合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的400人进行了初级资格认定。培训学员对培训知识、培训管理的满意度达95%,贫困户学员对全新的农业知识培训感悟最深刻,对选择创业产业和脱贫致富充满信心。验收小组验收后指出,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落实得早,组织协调得好,培训机构组织严谨,培训质量较高,对扶贫攻坚具有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