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徽县农广校多措并举狠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3日

  近年来,徽县农广校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农广校关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在县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政府主导、尊重农民意愿、立足产业培育和突出培育重点的原则,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带动的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成立了以县农牧局局长为组长,县农广校及其他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徽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研究培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编制培训计划、统筹规划协调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广校,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并编制了《徽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和《徽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

  二是精选培训对象、培训教师,科学设置课程。

  在培训对象遴选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同一培育对象三年内不得重复支持”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村组推荐、择优选拔”的方式遴选学员,原则上年龄不超过60周岁,建立了后备学员信息库。在培训教师遴选上充分发挥农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聘请县农技中心、畜牧局等中高级技术人员及我县种养领域能人大户为培训教师,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在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生产及管理、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种养生产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关键技术、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自然灾害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关政策等知识为主。

  三是创新培育方式,突出培训实效。

  按照民意调查、集中教学与分别辅导、理论授课与田间实训、集中实践与分散指导“四结合”的基本思路。实行班级教学。积极探索完善“集中授课、现场观摩、跟踪服务”三段式培育模式。2016年分种植、养殖两大类三个班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30人,现代青年农场主5人,推广现场教学。依托田间学校和农业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为“准职业农民”提供实地观摩、对照总结、调整思路的现场学习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