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宿州市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410人
传统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呈现出另一番新面貌,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3月8日,皖北晨刊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2017年,宿州市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410名,全面提高农民专业技能。
行业典范,带动农民增收
埇桥区大营镇亿嘉利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君明是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佼佼者。在韩君明的带领下,大营镇从没有一棵葡萄树发展到如今拥有上万亩葡萄园的种植基地,辖区镇东、韩圩等村从一穷二白发展到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1994年,韩君明高中毕业后,便远赴浙江台州市打工,主要从事葡萄种植技术管理。10年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让他不仅学习到了葡萄的生产技术和营销策略,更解放了思想、开拓了思路。2004年,韩君明返乡创业,尝试避雨葡萄栽培,共栽植15亩,经过精心管理,葡萄长势良好,第二年便挂果上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初次尝到甜头的韩君明,2006年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和分析后,大胆地在大营镇镇东村租赁土地150亩,扩大种植面积,并一举成功,亩均收入1.2万元以上,比常规农业增收5倍以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镇东和韩圩等村农民看到发展大棚避雨栽培葡萄的好处,纷纷与韩君明联系,向他学习。韩君明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葡萄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需要的农民。
在韩君明的带领下,到2008年,镇东村已有近100户种植避雨葡萄。看到一些农户想发展大棚避雨栽培葡萄生产,但苦于没有资金,制约了发展,为更好地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2010年,韩君明在镇东村开始组建亿嘉利葡萄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110户,总资产100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大营镇共有葡萄专业合作社12家,遍及全镇各个行政村,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同时带动周边其他乡镇的大棚避雨栽培葡萄的生产。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发展
2014年,宿州市被农业部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部级示范市,为了提高农民专业技能,以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宿州市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加强政策项目扶持,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统计,2014至2015年,宿州市共培训职业农民5640人,已认定职业农民3952人;2016年,培训3910人,认定1344人;2017年,宿州市计划培训职业农民3410人。
“参加培训的农民要经过考核认证,颁发合格证书后才能被认定为是新型职业农民。”市农委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负责人都参加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多数都通过认定,宿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也都集中倾向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据了解,截至目前,宿州市共有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460家、市级以上家庭农场270家、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172家,都是宿州市现代农业生产的佼佼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引导作用。